渭南私人侦探公司

2016-05-11 19:29:19 千龙网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渭南私人侦探公司Tel: 187-5837-6061- QQ:173906704】【不成功不收费】公司竭诚为您提供:私人侦探,私家侦探服务,婚外情调查,手机清单查询,微信信息查业从事婚外情调查取证,婚姻调查,外遇调查取证,商业调查,定位找人等私人侦探调查业务

  原标题:大名县福泰生物科技公司毒气泄露致三死三伤

  中新网邯郸4月2日电 (记者 肖光明 王天译 崔涛)1日13时50分许,大名县福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有毒气体中毒事故,事故造成三人死亡,三人受伤,伤者正在住院观察治疗。事故发生后,大名县迅速启动危险化学品救援应急预案,市县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救援抢险,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救治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伤害事故发生。

  目前,市事故调查组正在严格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县事故应对处置指挥部在省市专家指导下紧张有序开展工作,事故现场已得到控制,公安机关已控制企业相关人员。

  福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前后与大名县经济开发区正式签约,预计年产600吨医药中间体2,3-二氯吡啶项目。公司位于大名县城西工业园,占地约36.49亩,总投资1.2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税收1600万元以上。

红网常德站4月5日讯(通讯员 陈慧)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认识毒品、远离毒品的意识,不断扩大毒品预防教育的覆盖面,清明节期间,常德柳叶湖公安分局利用清明节群众往返高峰期,在辖区内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禁毒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工作组民警及协辅警通过展出禁毒宣传展板、发放禁毒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向群众讲解毒品危害和如何预防新型毒品,有效提高防毒意识。
  
  通过此次禁毒宣传活动,有效的扩大了禁毒宣传教育的辐射范围,使辖区群众能够更深入的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性。过往群众通过对展板内容及宣传资料观看,纷纷表示:大家一定会带领家人一起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原标题:胡锦涛回泰州祭祖 刚毕业时每月寄5元补贴家用

  记者 温如军

  3月26日,有网友拍到前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回江苏泰州祭祖画面,其中有一张图片显示,胡锦涛坐在车上向民众挥手示意。

  法制晚报记者(微信公众号:观海内参guanhaineican)注意到,十八大后,胡锦涛卸任中央总书记以来,这是他第二次回到江苏泰州,2012年12月27日至29日,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回到阔别34年的家乡泰州考察工作。

3月26日,胡锦涛在车上同家乡人民打招呼3月26日,胡锦涛在车上同家乡人民打招呼

  2013年卸任总书记以来 在各地考察走访至少9次   

  据法制晚报记者(微信公众号:观海内参guanhaineican)统计发现,自卸任中央总书记以来,胡锦涛到各地考察走访至少有9次,其中三次为返乡,包括他自己的家乡江苏泰州和祖籍地安徽省绩溪县。除了3月26日回到泰州外,还分别于2012年12月27日至29日到泰州考察工作,2013年9月,胡锦涛回到祖籍地安徽省绩溪县的龙川村祭祖。

  此外,2012年12月胡锦涛还前往贵州遵义、毕节、贵阳等地考察;2013年走访了广西的桂林、阳朔;2014年走访了贵州铜仁和湖南大学岳麓学院、凤凰古城等地;2015年走访了四川北川和福建武夷山等地。

  据安徽绩溪网报道,在绩溪,胡锦涛与夫人一起去了胡家祖宅,观瞻了胡氏宗祠,并一同前往祖坟祭祖。在祖籍地,当工作人员端上了家乡“金山时雨”茶,夫人还在观赏老宅景物时,胡锦涛对夫人说“不要站着,来,坐下,我们一起来喝杯家乡茶”。

  胡锦涛很认真地看家中的一景一物,走到后堂并亲自向夫人刘永清介绍陈列相片中的人物,有“爷爷、奶奶、父亲、伯伯等”,他在陈述中说“他从小是跟着奶奶长大了,因奶奶是江苏人,所以他跟着奶奶在江苏生活”。胡锦涛在其祖父的房间沉思并逗留许久。

在胡氏宗祠前和乡亲打招呼在胡氏宗祠前和乡亲打招呼

  由今天向上追溯到100多年前,胡锦涛的太祖父胡允源就离开了徽州绩溪,外出谋生了。胡允源来到江苏泰州后,开了一个小店。到胡锦涛曾祖父胡树铭时已小有规模,又在上海、浙江等地开设了7个分店,并从事茶叶出口生意,兴隆时曾聘用多名英语翻译。

  对于安徽绩溪,很多人并不陌生,这里还是著名学者胡适的老家,据《党史纵览》报道,胡锦涛家乡在县城东南方18公里的大坑口村,而胡适家乡在绩溪县城西北方向30多公里的上庄镇,所以有人称胡适家乡的胡为“北胡”,胡锦涛家乡的胡为“南胡”。“南胡”与“北胡”之间有一道山岭名叫徽岭。山虽不高,但它却是长江和新安江水系的分水岭。胡适“北胡”的上庄镇属长江流域,胡锦涛“南胡”的大坑口属新安江流域。

  胡锦涛大学毕业后 每月寄回5元补贴家用

  据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的文摘周刊2003年1月报道,胡锦涛在绩溪家乡的堂姐胡锦霞介绍:“曾祖父以下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曾祖父名叫胡树铭,我祖父名叫胡炳华,胡锦涛祖父名叫胡炳衡。我父亲是老大,名叫胡增鑫,居住在上海;胡增麟是二叔,居住在泰州;锦涛父亲是我三叔,名叫胡增钰,后改名为胡静之;四叔名叫胡增金,现退休也住在上海。二叔三叔是亲兄弟,我父亲和锦涛父亲是堂兄弟。”

  胡锦霞还说:“由于我们的父亲、祖父们都忙于做生意,胡锦涛母亲去世早,我们小一辈5个孩子都由胡锦涛的祖母带着。”

  “那时,我哥哥胡锦江(现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二叔的儿子胡锦东(现在芜湖造船厂工作),三叔的儿子胡锦涛及他妹妹锦蓉、锦莱,小时候都生活在一起。锦蓉现在泰县(现姜堰市,下同)房产开发公司工作,锦莱在泰县从事商业工作。原来他们家一直住在泰州,后来锦蓉、锦莱下放在泰县,三叔胡静之也从泰州调到泰县工作。”胡锦霞说。

  胡锦江说:“解放初期我们家的生活一直都很贫困。大坑口的房子都分给人家了,我和母亲只有半间房。胡锦涛家生活也很清贫,他妹妹的生活主要由我父亲资助。胡锦涛也很刻苦,大学毕业分配后,工资虽然不高,那时每月还给家中寄5元钱,补贴家中生活。”

  另据胡锦江介绍,胡锦涛小学在泰州大浦小学上学,中学在泰州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1960年,我大学毕业后到清华看过他,他还和我合拍了一张照片,他那时在清华很活跃,成绩在班上是拔尖的。清华毕业后,他先留校后被分配到甘肃省工作。“文革”后期,锦涛的父亲病危,他从甘肃赶回来。后来他父亲去世,他又为父亲办理了后事。

  泰州的教室里 现在还有化学老师亲笔板书

  2012年12月,胡锦涛回到阔别34年的家乡泰州考察工作。

  据《泰州日报》报道,胡锦涛来到当年读书的教学楼,走进当年高三(4)班的教室。看到当年的座位表、部分任课教师名单,看到黑板上当年的化学老师朱广鉴的亲笔板书,胡锦涛非常激动。

  他回忆起当年读书时的情景:“当时我们这个楼是刚刚建的,总共是8个班,楼上4个班,楼下4个班。”胡锦涛高兴地坐到自己当时的座位上拍照留念。

  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是复原当年高三(4)班主办的班报内容,上面老校长的题词、勤工俭学、班歌等内容都勾起了胡锦涛的深情回忆,“当年我们搞勤工俭学,买了个理发推子,给老师理发,给同学理发,都不要钱。”

  校园内的千年古银杏见证了这所百年名校万千学子的青春韶华。在离古银杏树不远的花圃内,胡锦涛一锹一锹地培土,亲手栽植了一棵新的银杏树。这颗银杏树倾注了胡锦涛对母校的无限深情和美好祝愿。

  来源:微信公众号 观海内参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4日电(李拓)“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又到一年清明日,那些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失去生命的英雄儿女,正被全国人民缅怀、铭记。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青年网“习大大+”工作室梳理发现,除了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法定纪念日,还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重要讲话,不仅彰显了中国人民对历史的铭记、对英雄的缅怀,更令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向着革命先烈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的小康社会大步冲刺。

  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历史

  2014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在那场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无数勇敢的人们为了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英灵永垂不朽。我们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向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者表示深深的怀念!

  2015年7月7日,习近平在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之际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他在参观中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

  三个“牢记”,让我们铭记下了所有为了祖国和民族的今天、未来付出生命的人们。

  开国中将常乾坤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创建者之一。在常乾坤孙女常立看来,爷爷就是自己心中永远的英雄。

  常立告诉中国青年网,爷爷在自己出生前就过世了,但从小父母和爷爷生前的老战友们就许多次对她讲述中国空军的创建故事。常立回忆,当时爷爷和他的战友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一切力量,在很短时间内就建立起了扬名世界的新中国的人民空军。

  北京北郊的航空博物馆是常立经常去参观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一面人民空军英烈墙,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自1924年以来,为人民航空事业牺牲的飞行员的名字。

  常立说:“我知道,那些烈士中的许多人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牺牲了。他们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和像我一样的青年人要继承先烈遗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好自己的工作。”

  原标题:贵州34地发出雷电或冰雹黄色预警

  中新网贵阳3月21日电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张蕾)记者21日从贵州省气象台获悉,截至21日9时,贵州省有34个县(市、区)处于气象预警状态,其中有5个气象台处于冰雹橙色预警,2个气象台处于暴雨黄色预警,1个气象台处于暴雨蓝色预警。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20日贵州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20日18时至21日9时,贵州共有11个县(市、区)出现冰雹,冰雹最大直径为三都的38毫米;此外还有多地出现降雨,11个乡镇降下暴雨,最大雨量63.3毫米,大雨以上降水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西部及南部、黔南州东部。

  21日,贵州气象部门预计在贵州省的东部及南部地区有中到大雨,个别乡镇有暴雨,多地气象台已发布雷电、冰雹或暴雨预警信号。

  降雨造成一定程度降温。20日贵阳的最高气温达到24.4℃,预计21日最高气温在15℃左右。

  截至21日9时,贵阳、遵义、黔东南等地仍有34个县(市、区)气象台处于预警状态,其中贵阳市、黔东南州、从江县、乌当区、清镇市5个气象台处于冰雹橙色预警中,雷山县、从江县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独山县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完)

  湖南省永州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4月6日10时31分,湖南省永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零陵未来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记者走访奉化、宁海、鄞州、余姚四地偏远山村,探访空巢村现状

  余姚鹿亭乡半数老人守“空巢”

  奉化大堰镇有些村子“狗比人多”

  老人走不出去年轻人留不下来,空巢村徘徊在消亡的边缘

鄞州崔坳村,四名老人在打麻将鄞州崔坳村,四名老人在打麻将
鄞州崔坳村,独居的84岁邵奶奶在吃过年留下的剩菜鄞州崔坳村,独居的84岁邵奶奶在吃过年留下的剩菜
奉化大堰镇南坑岙村,97岁的钱大爷在晒太阳奉化大堰镇南坑岙村,97岁的钱大爷在晒太阳
奉化大堰镇南坑岙村,一位老人扛着锄头回家奉化大堰镇南坑岙村,一位老人扛着锄头回家

  这两年,“空巢村”成了社会舆论热点。在那里,没有了年 轻人,有的甚至连小孩子都很少,剩下的就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在那里默默生活,每天都期盼着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这些老人,很多都无人照料,有了病也 得不到及时治疗,压抑情绪无法及时排解。“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就是“空巢村”老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连日来,本报记者分别走进奉化、宁海、鄞州、余姚的一些村庄,对那些“空巢村”的现状进行了一番调查。

  □通讯员 孙赟 记者 郑振国 朱琳 叶萌茗 吴依滢 实习生 陶倪 摄影记者 高远

  聚焦“空巢村”

  生活艰辛

  年前村里多出百十来号人

  年后一桌麻将凑不齐

  年轻人逢年过节才回乡

  空巢老人日子难捱

  邵奶奶独居在鄞州崔坳村屏丰路,走进她家,屋内显得有些杂乱,一个老式的灶台,一把破旧的沙发,上面堆满了衣物,房间里还有几把老式竹椅,坐上去咯吱响。

  邵奶奶今年84岁,耳朵几乎全聋了,腿脚不灵便,坐下去都十分费劲。邵奶奶家有两层楼,楼梯上堆满了油、米、洗衣液,还有六七袋卷筒纸等各种生活用品。她说,这些都是子女春节期间给她备的。看得出来,老人家平时极少上楼。

  春节期间,儿子、孙子还有三个女儿女婿都回来了,家里异常热闹。子女们给她张罗了好多年货,还给她买了新衣、新裤和新鞋,就连家里平常要用的纸巾、洗发水、油、盐、酱、醋、米等也都给她准备得妥妥当当。

  到了午饭时间,记者看到邵奶奶把两碗看起来黑乎乎的菜放在蒸锅里,一碗是鳗鱼鲞,另一碗是腊肉跟其他咸菜混杂一起,都是春节期间的剩菜。邵奶奶说,她已经吃了快半个月,舍不得倒掉,就不断回锅蒸。

  这样的场景,在一些偏远的小山村很常见。从奉化城区开上30公里路,就到了大堰镇上。记者从宁波市区过去,经历了曲折的盘山公路。到了镇上,还得走两三公里山路,才是南坑岙村。

  南 坑岙村村主任蒋庆海说,现在户口还在村里的有105户、307人,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出去打工了,平时有100多个村民住在大堰镇上,剩下的不到70人,都 是住在山上的老人。“70岁在这儿算是小后生了,90岁以上的都有4人,只要没啥大事,老人们一般不下山,除非要买些荤菜。”蒋庆海跟记者讲,下山路虽不 陡,可对老人来说,两三公里也得走上四五十分钟。

  记者去的那天,是农历正月十八,春节已过,南坑岙村恢复了它惯有的模样。山脚下的 村老年活动室内,一桌麻将也凑不齐;活动室外的一块空旷水泥地被用作了停车场,不过就停了两辆车。“这可跟春节那会儿的光景全然不同。”蒋庆海说,逢年过 节,这个只能容纳二三十辆的停车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停得满满当当。

  “人最多的是春节和清明,一个是来看看老人的,一个是祭祖的,外头打工的年轻人拖家带口都回来,像春节,一般年三十前回来,有的初一回,住到初四初五。再久也住不牢,年纪轻,嫌山里无聊呢!”

  蒋庆海估算,春节村里总会多出100多号人,只要有老人在这头,就算子女到不齐,好歹也会来一两家,过年热闹热闹的。

  病痛难捱

  独居老人生病无人知晓

  邻居串门发现后将其送医

  生病无人照料

  是不少空巢老人心头的痛

  16 年前,邵奶奶老伴离世,儿子一家常年在外打拼,三个女儿也都出嫁,家里就剩下她一人。这十多年来,虽然老人家也感到孤独,但她似乎习惯一个人的生活。“我 孙媳妇让我去住些日子,我说不去,我孙子在外面打工,生活很艰苦,还是租房的,我一个老太婆过去,给他们增加负担,太麻烦。”

  老人家平时行动不便,基本就窝在家里。天气好时会在家门口晒个太阳,最多也就是到离家七八百米的地方买点菜。这点路,年轻人走走估计两三分钟,可是,邵奶奶能走上半个钟头,买个菜在路上来回要坐到路边石墩上,休息个五六次。

  邵奶奶说,有时候三个女儿也会割一些自家地里的菜送过去给她。基本上,老人家四五天才会去一趟菜场,有时买的菜多了扛不回来,村里比她年纪轻的老人就会过来搭把手。

  邵奶奶常年忍受精神寂寞的同时,还备受高血压和腰椎病、气管炎的折磨,有时坐下去起身都难,因此,每当生病她都特别想念子女。有一次邵奶奶受寒拉肚子,夜里上卫生间接连两次摔倒,好在家里比较杂乱,直接摔在一些杂物上面,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奉化大堰镇南坑岙村有3个自然村,刘家村、钱家村和藕池江。其中的刘家村,只剩下3个老人了。住在钱家55号的是97岁高龄的钱大爷和85岁的老伴胡大妈,大爷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妈则有高血压,二老生活虽能自理,但多多少少都有些毛病,这也是整个村的情况。

  竹排做的“大门”在山腰中,显得分外应景,推开“大门”,胡大妈正把家里的棉被一床床晒了出来,“春节孩子们盖过的,正好天气不错,晒好我就收起来了。”胡大妈知道,再用到这被子,就是明年春节了。

  在记者走访调查过程中,伤痛成了老人最为担心的事情。因为,子女常年在外打工不在身边,随着年龄的增大,独居老人的各种病痛也越来越多。一旦得了病,老人的生活无疑会遭受更大的打击。

  在 余姚市鹿亭乡,记者走访过程中,跟老人聊天时,他们不停地诉说子女不在身边的苦恼和不便。在当地白鹿村,龚大爷就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生病了,躺在床上一 天都没人知道,后来还是一位来串门的老人把他送到了乡卫生院。生病期间,他想儿女,却没有回应,感到特别伤心。“一旦生病了,就连饭都做不了了,只好啃冷 馒头吃咸菜或者方便面。”龚大爷说完,眼中露出的凄凉和悲伤,让记者不敢直视,生怕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经济乏力

  60多岁还在当塘主

  想雇个四五十岁的年轻人不可能

  生活艰辛

  发展经济只能靠一帮“老骨头”

  地的山区村庄后,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老人经济很困难,生活质量非常差。山区老人由于普遍缺乏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

  然 而,随着子女的下山,传统意义上的“养儿防老”只剩下春节子女回家时的孝敬。可外出打工的子女由于受自身素质影响普遍从事收入低,福利低的就业岗位,再加 上就业竞争、生活消费、子女教育使得在外子女陷入重重压力,并没有提供给父母充足的经济支持。老人们的生活来源还要靠自己“一把老骨头”,但随着年龄的增 大,许多农活已显得力不从心,收入也越来越少。

  宁海县越溪乡下田村,靠海,收入要高一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年轻人出村了,就只 剩下了老人,有些活根本干不了,收入也就越来越少。在下田村,养殖是主要生计。村里有二十几个人承包了海塘搞养殖,养殖对虾、蛏子、血蛤、青蟹的。这二十 几位塘主都已经将近60岁了。

  村里的老书记老田自己也有几亩海塘,现在养蛏子。在带记者去看海塘的路上,他遇到了隔壁村的村长杨新保。

  杨 新保今年46岁,从二十几岁就开始做养殖。从年前开始,他承包的海塘里的蛏子就可以开始采了。采蛏子得雇人,一个人一天工作7个小时,忙起来的时候工作8 个小时,基本上能采70-80斤,工资一天220元。“工人基本上都是60几岁的人,40岁以下的没有。”杨新保说,“年轻人没人愿意干这个,而且年轻人 也都去县里打工了,没人了。”

  回村的路上,老田跟我说:“儿子到城里去上班也是对的,现在养殖赚不了大钱,而且年轻人喜欢的生活在 这里过不上。”老田告诉记者,现在除了养殖对虾需要上心,需要住在海塘边上,养蛏子基本不需要多费心思,一年中蛏子的采收季节就3个月,把苗种下以后,就 等着长大然后采摘,一片海塘一年采收一次,收购时不管大小都是统一价格,根本不需要花心思讨价还价。但即便这样,老田说了一句,让记者深思的话语,“可能 我一年的收入,儿子在外面几个月就赚回来了。”

  在奉化大堰镇南坑岙村,记者看到,留在村里的老人,大都在80岁以上,70多岁的老人已经算年轻了。而就是这样的年纪,老人们还要拉着黄牛耕地去,就在田地里种些蔬菜。因为,这些都是老人们赖以维系的伙食。

  “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弱病残,这种现象不只我们一个村,大堰别的村都是。”南坑岙村书记王云这样说道。

  大数据扫描

  奉化大堰镇有些村子狗比人多

  奉 化大堰镇最大的村是柏坑村,有1800人,常住人口也就五六百。但40个行政村里,大村一共也不到10个,绝大多数村庄常住的在100人左右。青厂村作为 最小的自然村,起初村里还有15户人家,10年前还剩4个人,直到3年前,已经没有人了,村子名存实亡,如今也成了大堰第一个没人的村落。严家田村,村里 有10来个人,却有12条看门狗,“狗在不断繁殖,人却越来越少,到现在已经成了‘狗村’。再比如丁家坑村,现在50岁以下的人是一个也没有了。”

  宁 海县越溪乡下田村,人口800多,但常住人口仅剩200多人。而在余姚鹿亭乡,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在当地乡政府,记者拿到这样一组数据:全乡老年人口,占 总人口的21.3%,其中空巢老人1877名,占全乡老年人口的50.29%。其中65-69周岁老年人有951人;70—79周岁老年人有937 人;80-89周岁老年人有533人;9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45人。空巢老人超过了老人数量的一半。

  这种数据着实让人震惊。“空巢老人的情况,在我们这里,确实非常普遍,全乡1.75万人口中,已有8000多名富裕劳动力长年在外务工经商,现在很多山村中,基本上就剩下老人了。”余姚鹿亭乡林副乡长告诉记者,就连乡政府所在地的上庄村,情况也是如此。

  对话村支书

  再过20年等老人们离去后

  空巢村彻底消亡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在当地采访时,上庄村副书记赵国云陪同记者走访多户空巢老人。当采访结束,记者打算离开时,赵国云说了这样一句话,“再过10年,等我老了,也就成了空巢老人,儿子女儿都在外面,根本不会再回来了,而自己则出不去,也不愿意出去。”

  在这些空巢现象严重的地方,记者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小孩子越来越少。在余姚鹿亭乡,全乡只剩下了一所9年制的鹿亭乡中心学校。而在1992年,鹿亭乡共有39所小学,3所初中,后来逐渐合并成4所,再合并到现在的鹿亭乡中心学校。

  年 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从而导致这个全乡唯一的学校,生源越来越少,从最多的时候1000多学生,到如今只剩下了80多学生。“去年,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发 现,全乡适龄上小学一年级的儿童人数为150人,但其中126人,从出生开始,就从来没有回到鹿亭生活过。”余姚鹿亭乡林副乡长说,现在学校只有80多个 学生,老师有20多名,不管怎么样,只要还有一个学生,学校就得办下去。

  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当地老人,还是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无不表示,如果按照这样趋势下去,这些老人村,再过20年,或许就彻底消失了。

  ■新闻链接

  农村留守老人比例逐年增加

  几乎所有农村老人从事劳作

  我国老龄化难点在农村

  2015 年6月,由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组公布的《2014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显示,近四成的农村老人“身边无子女居家养老”,而超过六成的农村 老人不喜欢进城养老。这是上海财经大学第7次发布“千村调查”报告。与以往不同,调查认为,尽管受访的八成老人满意现在的生活,但农村留守老人的比例正在 逐年增加,甚至调查中的空巢家庭超过半数。许多农村老人不是在养老,而是在隔代抚育下一代。与此同时,即便空巢老人留有存款,也不一定可以拥有有尊严、体 面的晚年。

  另外,千村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 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难点和中心在农村。农村的空巢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年人的问题比较严重。在农村老人家庭关系和心理状况方面,传 统的大家庭转变为小家庭,子女外出导致年轻人在老人身边赡养比例降低,空巢家庭超过半数。

  据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调查课题组 首席专家张雄介绍,此次农村养老调查历时两个月,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份573个县,有效问卷约1.7万份。调查发现四成以上的农村老人认为自己身体 状况较好,超过50%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劳作,子女资助在影响老人养老快乐指标中占首位,新农保收入、土地收入仍是农村老人主要收入来源。其 中,54.6%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的劳作,比如在田里干活或者其他劳作,几乎所有的老人仍然从事一定程度的家庭劳作,这是中国农村老人的特点。

  来源《广州日报》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微博截图微博截图
事情经过事情经过

  调查:女子入住北京酒店遇袭,你怎么看?

  #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居然有这回事?女生们出门要小心!]

  网友 @弯弯_2016 称:太可怕了!我在和颐酒店电梯出口,碰到了陌生人强行拖拽!对方还掐我脸颊和脖子不让我呼救,幸好我拖延了时间,还遇到了好心人阻拦。L秒拍视频平安北京 回应:已开展核实,如确实触犯法律,将依法处理。

  涉事酒店回应:

  今日,如家酒店集团关注到4月3日于北京发生的有关网传“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一文,集团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并立即跟进调查进展。

相关新闻

山西花钱雇人报复小三

佳木斯专业调查公司

海南私家侦探公司

责任编辑:张普(QN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