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私人侦探

2016-05-11 05:17:21 千龙网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咸宁私人侦探Tel: 187-5837-6061- QQ:173906704】【不成功不收费】公司竭诚为您提供:私人侦探,私家侦探服务,婚外情调查,手机清单查询,微信信息查业从事婚外情调查取证,婚姻调查,外遇调查取证,商业调查,定位找人等私人侦探调查业务

  红网宜章4月6日讯(通讯员 邓辉 陈小波)4月5日,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局郴州支队宜章大队民警通过稽查布控系统,成功拦截一辆假牌车。驾驶员赵某涉嫌五项交通违法,被处以行政拘留20日、罚款16000元。

  4月5日11时许,宜章大队民警通过稽查布控系统预警,发现一台违法车辆。系统提示为假牌车,值班民警立即通知拦截。十分钟后,民警在京港澳高速小塘收费站将违法车辆查获。经检查,该车号牌确实是伪造的。随后,民警发现车辆的整套手续都是伪造的,驾驶员赵某也未取得驾驶证。
  
  赵某称,他驾车从湘潭开往广州,自以为在高速公路上不会被查。由于赵某涉嫌使用伪造的驾驶证、行驶证、车辆登记证书、机动车号牌,同时无证驾驶,民警对其五项违法行为合并处罚,处以行政拘留20日、罚款16000元。

  民警提醒,稽查布控系统就是通过遍布高速公路的摄像头,对过往车辆进行扫描,一旦有违法行为,系统便会向最近的民警发出预警,民警将在就近收费站组织拦截,违法行为无法遁形。
  

  原标题:外媒:达赖被骂“叛徒” “藏独”内部矛盾因“大选”再升级

  中国西藏网讯 3月24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刚刚结束的“藏人流亡政府”所谓的选举已经“变味”。而且,基于达赖在“藏独”集团的位置,这次选举更像是在“给一个在位总统选副总统”。

  文章分析,虽然“大选”最后的结果还未揭晓,不过观察从2015年10月就已经开始的“大选”整个过程,能够明显看出,对于已经80岁高龄的达赖喇嘛来说,建立起一个所谓的民主政体有多么困难。而达赖喇嘛近30年前开始采取的“中间道路”,在多数人看来是失败的。

  文章称,民主选举是件复杂的事情,达赖喇嘛的“民主”从最开始就遭到反对者的攻击,离真正的民主制度也渐行渐远。如今,人们为了选举吵作一团,导致流亡藏人内部撕裂,这恐怕也是达赖始料未及的。

  《纽约时报》认为,如今的“大选”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中伤对手的局面,正在造成流亡藏人社群的分裂。“藏独”集团内部的一些“激进派”已经明确表示不支持达赖喇嘛提出的所谓“中间道路”,一位参与了初选的“激进派”候选人提出,应该把达赖喇嘛当叛徒来看待:“从政治史的角度看,那他就是个叛徒。”

  “大选”中最热门的话题包括现任“流亡集团”头目在华盛顿办公室里摆出自己的肖像,而另一位竞选人的酗酒问题也非常严重。

  当人们问目前的流亡藏人头目为什么在其办公室挂的是自己的肖像而不是达赖喇嘛的时候,他不得不闪烁其词为自己辩解。这不免让人想到,5年间现任流亡藏人头目与达赖喇嘛频传不和的消息。

资料图资料图

  这位激进组织“藏青会”出身的头目,自2011年“上任”以来,就有传言称其与达赖喇嘛的政治分歧愈加明显,并非坚定的“中间道路”信徒。只是鉴于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有限,不得不借助达赖喇嘛的影响力为自己加冕。而回顾其5年任期,其不仅未能实现曾经的承诺,反而在以“中间道路”为表、以激进路线为里的政治逻辑中,让整个群体陷入“撕裂”甚至极端化的深渊。

  也就是说,熟谙西方政党政治传统的“流亡藏人”头目走了一条投机取巧的路线,而他利用的,正是大多数流亡藏人希望改变目前窘境的想法和人们对达赖喇嘛的宗教崇拜。如此看来,背上了“叛徒”罪名的达赖喇嘛,在其眼中也只是一个可被利用的“招牌”而已。

  对于此次闹剧频出的 “大选”,达赖本人尚未做评论,《纽约时报》称达赖的秘书也没有回应他们提出的采访请求。

  原标题:河北山寨“狮身人面像”将拆除改景

  4月2日,在位于石家庄市长城影视基地内,曾一度引起争议的山寨版“狮身人面像”建筑被拆分,身首分离,头部与躯体分别用蓝色挡板和黑色纱布围挡。

  该山寨狮身人面像亮相石家庄时引起埃及文物部门高度关注,由于施工单位未获得埃及方面许可建造复制品,遭到埃及文物部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

  依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作为缔约国的中国大陆,高仿的狮身人面像已经触犯了国际公约,埃及方面也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投诉。

  由于该建筑体积较大,在拆除时,调用了三台起重机才将其头部分离开。有游客调侃称,“这个短命的山寨版‘狮身人面像’在今天也可以过清明节了。”

  埃及文物部门主席阿里·阿斯法尔曾表示:“我们要知道施工方建造狮身人面像的出于什么目的,如果像我们听说的是为了拍电影为了娱乐,在这个情况下,按照国际公约,施工方必须通知埃及方面,如果用来影视制作这必定会影响埃及相关的旅游收入。”

昨日下午,星沙收费站至三一大道路段由于返程高峰加之发生四车追尾事故导致道路拥堵严重。长沙晚报记者 余劭劼 摄

昨日下午,星沙收费站至三一大道路段由于返程高峰加之发生四车追尾事故导致道路拥堵严重。长沙晚报记者 余劭劼 摄

  长沙晚报4月5日讯(记者 刘军 吴鑫矾) 昨日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无论是回家还是出游的市民都踏上了返程的道路。昨日下午2时开始,全省高速出现以长株潭地区为主要出行目的地的车流高峰。为了及时向高速公路上的驾驶员朋友提供出行参考信息,昨日,高速交警使用了无人机监控道路通行情况。从整体情况来看,昨日返程之路有点堵。
  
  昨晚,记者从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获悉,预计全省高速公路清明期间(4月2日至4日)出入口总流量为7363384台次,同比增长6.41%,最高峰为4月2日,出入口总流量达2686870台次。全省高速车流里较大的路段集中在长张高速、京港澳高速和沪昆高速,另外新开通的长韶娄高速和二广高速车流量也较大。
  
  昨日下午1时25分,记者上了京港澳高速,沿高速公路南下长沙。行驶了不到30公里,因为发生了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一下堵了起来。后来,在平江段、开慧段都发生了因车辆刮擦引起的堵车。除了这3个路段,车行基本畅通。就这样,从岳阳到长沙,记者在高速公路上花了约3小时30分钟。可是,到达长沙收费站后,出站车辆非常多,记者花了约20分钟才出站。
  
  记者从长沙各汽车站获悉,清明节期间,市民出行高峰集中在4月1日下午和2日上午,这两天各大车站迎来出行高峰,车站方还特意增开了班次以应对。

  这是4月1日航拍的大雾中的上海浦东陆家嘴高楼群。当日,上海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大部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雾锁申城,“云海”中时隐时现的摩天大楼颇为壮观。新华社发(沈春琛 摄)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谢伏瞻同志任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同志不再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陈润儿任河南省委副书记,提名为省长候选人。

陈润儿 资料图陈润儿 资料图

  陈润儿主要经历:

  陈润儿,男 ,汉族,1957年10月出生,湖南茶陵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12月入党。现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

  1975.09——1976.11 湖南省茶陵县思聪公社秘书

  1976.11——1977.12 湖南省茶陵县商业局职工

  1977.12——1981.01 湖南省茶陵县委办公室干事

  1981.01——1983.09 湖南省茶陵县马江公社(乡)党委书记

  1983.09——1985.07 湖南农学院农业干部培训部农学专业学习

  1985.07——1987.04 湖南省茶陵县委常委、副县长

  1987.04——1990.09 湖南省茶陵县委副书记、县长

  1990.09——1992.09 湖南省茶陵县委书记

  1992.09——1994.09 湖南省郴州地委委员、郴州市(县级)委书记(其间:1993.09——1994.07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4.09——1995.04 湖南省郴州地委副书记

  1995.04——1997.08 湖南省郴州市(地级)委副书记

  (1993.09——1996.01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97.08——1998.02 湖南省娄底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

  1998.02——1998.12 湖南省娄底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1998.12——2000.04 湖南省地质矿产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

  2000.04——2001.01 湖南省湘潭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1.01——2003.02 湖南省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3.02——2006.11 湖南省湘潭市委书记

  2006.11——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2013.04——黑龙江省委副书记

  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新闻多一点】谢伏瞻简历

  谢伏瞻,男,1954年8月生,汉族,湖北天门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3月参加工作。

  1973.03-1976.12 湖北省天门县知青

  1976.12-1980.01 华中工学院计算机系学习

  1980.01-1983.08 人民日报社技术处干部

  1983.08-1986.09 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09-1993.08 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部助理研究员(其间:1991.10-1992.10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

  1993.08-1994.0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研究部负责人(副局级)

  1994.02-1995.0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情报中心副主任

  1995.06-1996.0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正局级)

  1996.02-1999.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

  1999.10-2006.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2001.09-2001.11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3.07-2003.09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学习)

  2006.10-2008.05 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2007.12)

  2008.05-2008.09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8.06)

  2008.09-2013.03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2013.03-2013.04 河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

  2013.04- 河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

  郭庚茂简历

  郭庚茂,男,1950年12月生,汉族,河北冀州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7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1月参加工作。

  1975.11-1979.12 河北省冀县城关公社党委副书记

  1980.01-1982.09 河北省冀县柏芽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代主任、主任,柏芽公社党委书记

  1982.09-1984.09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干部专修科学习

  1984.09-1988.09 河北省枣强县委副书记、县长

  1988.09-1991.12 河北省枣强县委书记

  1991.12-1992.07 河北省邢台地委副书记

  1992.07-1993.06 河北省邢台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

  1993.06-1994.11 河北省邢台市委常委、副市长

  1994.11-1997.12 河北省邢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其间:1995.09-1996.07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7.12-1998.01 河北省政府党组成员

  1998.01-2000.12 河北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1995.09-1998.07中央党校研究生部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2000.12-2006.10 河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

  2006.10-2007.01 河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代省长、党组书记

  2007.01-2008.03 河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2008.04-2009.01 河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代省长、党组书记

  2009.01-2013.03 河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2013.03-2013.04 河南省委书记

  2013.04-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习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关键。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一个紧要环节,则是推进供给侧改革。
  
  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五全”特点。一是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领域”覆盖,即覆盖所有国土、城乡、山水林田湖和各个行业。二是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环节”管理,将山水林田湖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全流程管理,严防源头、严控过程,对造成环境污染后果的更要严惩。三是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天候”推动,坚持全天24小时不间断行动以防止晚上偷排等情况发生,坚持连续多年持续推动。四是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手段”实施,即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和道德等手段推动。五是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行动,让政府、企业、公众等各个主体共同行动起来。
  
  “全领域”覆盖需要通过全国统一的生态文明制度特别是统一的治理体制进行协调,以避免出现东部污染向中西部转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陆地污染向水体转移、工业污染向农业转移等情况。“全环节”管理需要从源头、过程、结果三个基本环节设计生态文明制度,存量生态环境问题重在结果环节的治理,增量生态环境问题重在源头、过程环节的治理,要将三个基本环节的治理制度有机衔接起来,以形成最好的整体治理效果。“全天候”推动需要在生态文明制度设计上考虑特殊时段,如夜间、放假期间、经济高增长期间的制度漏洞和制度有效性问题,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效果。“全手段”实施就是要运用所有制度手段,如法律法规、标准、行政管理、总量控制、市场交易等制度来建设生态文明,同时要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道德风尚、思想观念等。
  
  这里尤其要强调,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强化“全社会”行动的制度保障。个人、企业、政府部门既是能源资源的消耗者和污染物的排放者,也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外部性,排放者损害了社会效益,但个人收益却很大;建设者增加了社会效益,但个人收益却很小。这正是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所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使各个主体的付出与回报对称、损害与惩罚对称、责权利对称,并承担其应有职责。政府主要是制定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标准,开展试点,提供公共服务;企业应努力提高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社会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公众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浪费,控制污染排放。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离不开供给侧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与供给侧改革有着密切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推动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的关键是以尽可能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发展是“绿色”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色可用“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来表示,发展可用“高效率、高效益、高循环”来表示,绿色发展则可用“消耗和排放生产率”(产出量/消耗量和排放量)来表示。作为分母的消耗量和排放量包括各种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和“三废”、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作为分子的产出量可用GDP或国民收入来表示。能源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越少,产出量越高,则绿色发展水平越高。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或单位污染排放的产出率。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目的也是通过制度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提高效率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与供给侧改革是相通的。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是从源头控制和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正是供给侧改革的要义所在。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讨论供给侧改革,一些人将供给侧改革简单地理解为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供给结构以实现与需求结构的对接。这确实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若局限于此,就忽略了“结构性改革”,没有抓住供给侧改革的要义。“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推进的改革;“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推进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推进的改革。所以,供给侧改革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是提高效率,淘汰落后产能和优化供给结构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率,而不是为淘汰而淘汰或为优化而优化。
  
  可见,推进供给侧改革一定要改革制度,并非有些人理解的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那么简单。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所以供给侧改革包括所有可提高效率的改革。实践中,可分为针对主体的改革,如创业就业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垄断行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干部考核制度改革等;针对要素的改革,如土地制度改革、资源产权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环境制度改革、科技制度改革、教育人才制度改革、信息管理制度改革等;针对结构的改革,如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差别福利制度改革、养老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等。
  
  把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推进针对主体的改革。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各个主体共同行动,如果每个主体都能采取节约资源、治理环境、爱护生态的行动,则生态文明建设必成。而要调动各个主体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制定激励政策,另一方面要推进各个主体自身的改革,消除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度根源。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改革。对国有企业而言,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公司治理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垄断行业准入制度改革、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等,减少和抑制垄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对政府来说,要通过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干部考核制度改革等,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强化公共服务,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减少企业和政府对资源环境的依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针对生产要素的改革。供给侧也就是生产侧,总供给可用生产函数来表示,产量由生产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全要素生产率又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决定。其中,要素投入是指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量的增加”;要素升级是指生产要素“质的提升”,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信息化等。需要强调的是,好环境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生产要素。为此,要重点推进针对要素有效投入和要素升级的改革,特别是符合供给侧改革要义的促进要素升级方面的改革:通过推进科技制度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减少经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通过推进教育人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全民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实现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率;通过金融制度改革,优化资金配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展绿色金融;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抑制土地财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减少土地浪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明确资源保护主体及其责任,避免“公地悲剧”,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通过环境制度改革,明确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及其责任,划定生态红线,推进生态环境产品交易,遏制环境污染恶化趋势。
  
  推进针对结构的改革。结构优化可提高效率、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结构优化要结合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等来推进。比如,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使农民从较低效率的农业和农村转移到较高效率的非农产业和城市。由于城镇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效应,可以集中分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以集中治污,因而可从总体上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减少单位GDP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意味着区域分工协作的深化。根据经济学原理,分工协作加深可极大提高效率,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当前,阻碍结构优化的制度还比较多,如户籍制度、城乡差别福利保障制度、城乡不统一的土地制度、行政区划制度等。因此,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人口自由流动的障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更多农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养老、医疗卫生、低保、公共服务等制度;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如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等,减少管理层级,实现责权利对称。通过这些针对结构的改革,可以促进结构优化,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原标题:湖北:巡视组来后坐卧不安 团风两“问题局长”自首

  湖北日报讯 (记者严运涛、通讯员黄纪)“巡视组来了,有人举报我,纪委在查我,我每天担惊受怕睡不着,今天终于下定决心来主动交代问题,争取组织上从轻从宽处理。”昨日,团风县纪委透露,在省委巡视组震慑下,该县2名局长主动到司法机关投案自首。

  去年10月,省委第六巡视组进驻团风开展巡视工作。今年2月,巡视组向团风反馈巡视情况,向团风县纪委交办问题线索387件。团风县委高度重视,成立16个信访调查组迅速开展调查。该县一方面对重点人员、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实施精准出击,另一方面倒逼违纪者主动交代问题。对主动交代问题的,县纪委向相关单位提出从轻、减轻处理建议,并积极帮助解决其生活上的有关问题,让主动交代问题者有“看得见”的激励,同时感召其他有关问题的党员干部主动交代。

  团风县纪委书记丁晗说,自首的两名“问题局长”是巡视整改工作开展以来第一起主动自首的案件,说明反腐震慑作用正在形成。

相关新闻

茂名专业调查公司

泰安婚外情调查

克拉玛依私家侦探所d

责任编辑:张普(QN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