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开房记录查询

2016-05-11 23:04:17 千龙网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赤峰开房记录查询Tel: 187-5837-6061- QQ:173906704】【不成功不收费】公司竭诚为您提供:私人侦探,私家侦探服务,婚外情调查,手机清单查询,微信信息查业从事婚外情调查取证,婚姻调查,外遇调查取证,商业调查,定位找人等私人侦探调查业务

  原标题:黑彩票点边看艳舞边下注

赌博点位于船房老村的一家小店,牌子上写着“小归小·味道好”赌博点位于船房老村的一家小店,牌子上写着“小归小·味道好”
边看艳舞边下注边看艳舞边下注
售卖投注单的小姑娘呆呆望着民警售卖投注单的小姑娘呆呆望着民警
警方收缴赌博工具警方收缴赌博工具
涉事彩民被带上警车还笑个不停涉事彩民被带上警车还笑个不停

  “赶紧下注,只有几秒钟了。”“这次该开红桃了,我买红桃,下注10元。”这是昆明市船房老村一个彩票销售点传出的下注声。前日,记者暗访发现,这个暗藏在城中村的彩票点,电视上播放着艳舞,赌客边观看边下注。记者调查发现,该窝点与正规的体彩、福彩销售点不同,卖的不是体彩、福彩,开奖采取的是两分钟开一次,时间从中午到第二天凌晨1点,每天开奖上千次。开奖结果由电脑程序事先设定,在54张扑克牌中循环开奖。下注金额从5元到4000元不等,赔率最小两倍,最高26倍。由于该彩票销售点涉嫌聚众赌博,接到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其一锅端。

  市民反映

  船房老村暗藏非法彩票点

  “我在这里已经观察了一个星期了,这个彩票点没有任何营业执照,完全是一个黑彩票点。”彩票迷宋先生前天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前几天,他路过船房老村时,被一家特殊的彩票点所吸引。走进去一看,却发现里面并不卖体彩和福彩,开奖也不是统一开奖,而是两分钟就开一次奖。

  仔细瞧瞧,它其实就是个赌博窝点,而且生意很好,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赌博,但大多数是输家。

  记者暗访

  赌客边看艳舞边赌博

  前天下午,记者来到船房老村时道路上人来人往,船房老村垃圾中转站正对着一条狭窄巷道,前行200多米,就看见了宋先生所说的那个彩票销售点,它位于一楼一间小屋。

  “小归小·味道好”。这家彩票点门头悬挂着一块餐厅的招牌,咋一看,还真以为是一家餐厅。但从屋里传来的下注声音,记者断定它就是宋先生反映的赌博窝点。

  走进去一看,一个红色的灯箱躲在门口角落里,灯箱上“3D时时彩票”红白相间的字体提醒着进店的人,这里是一个彩票赌博点,墙壁上一张写着“五星刮刮乐”的宣传画进一步亮明了这家彩票点的真实身份。

  “我买10元钱红桃”“我下注20元买”。3名赌客分别拿着10元、20元、100元钞票,抬头盯着墙上开奖的电视机,等待开奖结果。而打印彩票的电脑旁,一名女孩熟练地为赌客迅速打出下注彩票。

  记者注意到,这个彩票点只有10平方米大小,屋内只有一台开奖的电视机、一台打彩票机器和一台电脑。

  “为了你的投注准确无误,请在20秒之前投注,请先支付投注金额再投注。”墙上张贴着一张“提示”。电视机画面由3部分组成,左边显示开奖结果,右边时刻播放着艳舞,最下角有7个投注点供赌客选择。记者暗访时,电视正在放着艳舞的录像,上面的女子穿着“三点式”在跳舞。前4个投注点是黑桃、红桃、梅花、方块,中奖赔率均为4倍,排在第五位的是扑克牌的“王”,这个投注点赔率最高26倍。第六和第七是黑色和红色,赔率为2倍。右下角一段醒目的数字时刻提醒着下注者:投注最小5元,王限注300元,黑桃、红桃、梅花、方块每注限注2000元,购买红色和黑色限注4000元。也就是说,参与这项赌博最高下注不超过4000元,赔率封顶8000元。

  开奖采取时时开奖的方式,两分钟开一次,54张扑克牌循环中奖。开奖时间有限,赌客围坐在一起,看准目标后迅速下注。

  赌客声音

  姐妹几个输了三四万

  “我中了!”忽然有人喊了一声,高举着彩票要求兑奖后,大家又争相购买下一轮的彩票。

  一小伙花了50元买了几次,一次都没有中。一旁赌客友情提醒他不要盲目下注,要看准了再下注,“红色已经连续出了这么多,肯定不会出红色,你再买红色,肯定要输啊!”

  半小时内,记者发现赌客很少中奖。但参赌的人却逐渐多了起来,由最初的3名增加到六七名。地板上很快扔满了中奖或不中奖的彩票,从写有“五星宏辉”的彩票纸上看,开奖的场次、局数、投注金额、投注方式等均与正规的彩票票面相似,彩票下角还有防伪条码。

  有村民偷偷告诉记者,这家彩票店一般早上不开门,中午开门后一直营业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下午5点多,记者即将离开时,开奖的电视机上显示已是第437场开奖了。

  彩票点对面一名中年女子正从菜市场买菜回来,她说这家彩票点从去年开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以前这里是一家小吃店,生意不好,就开了这个彩票点赌博,她家姐妹几个曾在这里买过彩票,一共输了三四万元。她善意地提醒记者,从她长期购买的情况分析,在这里买彩票很少中奖,她还建议记者,不要买赔率高的,每次下注金额要少一点,投注少的反而能中奖,投注多的一般不会中奖。

  记者去暗访时正值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父亲忙于在这里赌博,前来寻找父亲的一名女孩冲进店里,将书包放到父亲身边的地板上,就跑出去找小伙伴玩耍了,专注赌博的父亲根本无暇顾及女儿。

   4

  警方突袭

  民警从彩票店带走几名男女

  傍晚,就在记者暗访时,一辆巡逻警车刚好从门口经过,门口一辆电动车挡住了警车的道路,驾驶员伸出头来叫彩票点门口的男子挪开电动车。彩票点里正在开奖,面对门外突如其来的警车,里面的人视而不见继续狂赌。电动车挪开之后,警车飘然而去……

  晚7点50分,夜幕降临。

  接到报警后,西山公安分局西华派出所民警带着辅警和保安迅速赶到现场,将多名参赌人员控制在屋内。

  投注纸屑散落一地,纸箱里也是被扔弃的投注单。面对警察询问,几名男子说:“我们就是来看看,又没玩。”

  一名男子说:“我买了些,输了有40块钱,小打小闹。”

  那名女孩说:“我不是老板,才来两三天。在这儿下注,最小的押注就是5元。哎,我帮忙几天,到现在都还没见着老板。”

  随后,民警将投注机搬走,并将几名男女一并带到警车上。

  晚8点07分,小屋拉下卷帘门,小巷安静下来。

  昨日,西山警方告诉晚报记者,西华派出所正对此事进行调查。

20世纪初,维生素主要用于营养严重缺乏者。现在,人们的共识是:服用维生素就像是一种健康保险,你无法确定它是否一定有帮助,可至少,它没有坏处,还能让你减少恐慌。
  
  1.科学依据不明确
  
  难挡消费热情
  
  上世纪40年代,美国擅长营销的麦尔斯公司就不再像其他厂商那样对维生素的效用夸下海口,它看准的是“营养良好的美国民众(中产消费者)对不明显的营养缺乏症状有潜在的心理恐慌”。威斯康辛大学医学史博士、消费者研究教授瑞玛·爱波在一本名为《健康的骗局:维生素的另类历史》中重现了这个故事。而另一项官方的权威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易使用维生素产品,学历越高,使用维生素产品的可能性也越大;专业人员、白领阶层和销售人员,比体力工作者更容易成为维生素产品的使用者。”
  
  35岁的陈莉在一家设计院工作,她为日常服用的“保健品”配有一个手掌大小的透明药盒。晚饭前,陈莉会按照一个严格的顺序,把它们从药盒里取出来往嘴里送。“这些是一定要饭前吃的,抗氧化,我坚持很多年了。”她的精神看起来不错,但这很有可能归功于她在服药之外,对生活作息的严格控制。这类人因为对个人健康管理抱有强烈的责任心,而被咨询研究机构称为“主管型”消费者。
  
  “主管型”消费者的存在模糊了保健品的真正效用。从维生素开始,保健品的制造和营销确实都仰赖科学证据,可如果细究起来,这些科学依据通常都模糊、矛盾。不过,人们的热情也并没有因为科学证据的含糊不清而有丝毫的减退。从2013年开始,中国保健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2021年,预计销售额将从2600亿元增长到4000亿元。
  
  进口保健品的消费人群中,女性还是占了大头。某电商平台在2015年做了一项由1783万人投票评选出的海淘商品榜单。保健品类排名前三的包括一种抗糖化丸、一种葡萄籽胶囊以及月见草胶囊,最高投票量达到了53万次。
  
  2.无副作用,成本低
  
  吃了就为图安心
  
  维生素C是否可以针对治疗、预防感冒,还是能缓解感冒症状?华东医院营养系医师冯颖在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我自己感觉快感冒时大量补充维生素C是有作用的,但临床应用中没有直接推荐。”这样的回答同样见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他提倡高剂量维生素C治感冒的疗法,但在相关的大众读物中,除了鲍林的个人经验之外,并没有充分的实验依据显示,这种疗法确实有科学依据。但人们依旧愿意相信鲍林,不仅因为他看起来权威的身份,还包括他传递信息的方式比起大部分医生都更为友好。
  
  最近一本《大西洋月刊》里,一篇分析人们之所以疯狂相信维生素的文章指出,那是因为,人们害怕模糊的东西,身体的健康和死亡都是模糊、无法预测的,而人喜欢对事物有掌控力,只要每天吃一粒保健品,你就感觉今天比前一天更好了。
  
  三位接受采访的心理学家都把这等同于“安慰剂效应”。拿两组人做实验,同时告诉两组实验者你们在服用一种会对身体产生作用的药物,但实际上只给其中一组人服用,另一组人服用无效药物。实验结果表明,两组人都认为药物对自己产生了作用。这位心理学家说,也许让我们感觉更好的正是吃下一粒保健品的这个动作,而不是保健品本身。
  
  这种诉诸于心理学的观点是如此老套,连最初发明“一天一粒”营销策略的麦尔斯公司都比它更进一步,他们认为,关键不在于消费者服用之后的事,而是如何找到切实的科学依据,让消费者相信他们即将购买的确实是“一种会对身体产生作用的药物”,而且没有副作用,同时为之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又相对较低。
  
  3.使用还看个体差异
  
  吃多了百害无一利
  
  孕妇群体是保健品最忠实的用户之一。正因为如此,提供赴美生子服务的某知名公司也开始销售母婴保健品。今年是他们进入成都的第四年,保健品的销售额从最初一个月3万到如今25万-30万。每月从他们这里到美国生子的孕妇有200人左右,除去这部分消费人群,还有另外固定的5000人购买他们代购的美国保健品。
  
  该公司认为,自己并没有做太多市场推广,用户间的相互推荐是销量上涨的主要因素。这符合心理学家指出的另一个理论,当个人被置于群体之中、受外界影响时,群体的力量将呈指数型增长。举例子,如果一个人会买一瓶维生素,3个人在一起时就会买9瓶维生素,互相的强化作用能迅速推进一类产品的流行。
  
  这恰恰是医生最担心的事。在补充营养这件事上,医生提供的解决方案异常繁琐。华东医院营养系主任冯颖认为,每个人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即使两个人吃同样的保健品,也会因为自身代谢不同导致吸收不同。因此,个人必须按需补充,吃多了还会过量。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好奇心日报 微信号qdailycom

  维珍航空非常重视此次在VS250航班上所发生的事件,并向乘客承诺,我们的服务中决不会存在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作为一家对种族歧视零容忍的跨国公司,维珍航空永远将乘客的安全和舒适体验放在首位。近两周来,我们正持续地与这名乘客进行直接沟通,并正彻查此事,以确保此事件得到妥善解决。(来源:维珍航空中国微博)

近日,一则关于清明扫墓的安全公告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该公告称“上坟祭祖时如引起火灾,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并铲除祖坟。”3日下午,记者从湖北省随州市安居镇负责林业工作的范先生处证实:网络流传的公告属实,主要作用“为提醒村民注意防火。”(4月4日《华商报》)
  
  不知是村里的“刺头”忒多,实在不好治,还是现在的某些村镇干部爱出奇招,讲求话语分量,反正,当下各地的一些宣传标语或安民告示中,总有那么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句,会让你时不时打个冷颤。这不,刚刚福建长汀的南山镇冒出一幅“做麻黄碱,生孩子不长屁眼”的禁毒标语,眼下湖北随州的安居镇又来凑热闹,祭出“上坟失火将被铲除祖坟”的防火公告,让人看了一准目瞪口呆。
  
  要说两者的用语之“毒”,当是“半斤八两”:前者把禁毒宣传变成“泼妇骂街”,警示涉毒者可以,“咒”人家孩子干啥?而后者则在防火责任上搞起了“株连”,连其祖坟也不能幸免。要知道,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一旦有人“咒人家儿女”或“刨人家祖坟”,极易引发“家仇大恨”。身为当地村镇干部,何不掂量掂量?莫非在他们眼中,这类“触及灵魂”式的骇人话语,才是遏制“毒祸”或“火患”的“锐器”?
  
  笔者曾听过这样的段子:一个小巷的角落,因为位置偏僻,常被人扔垃圾。于是,有人贴一纸,上书“请爱护环境”,无效;遂改为“此处禁倒垃圾”,依旧;再来点斗硬的,“此处倒垃圾罚款5元”,照常;后来写字的人火了,直接写“乱倒垃圾、全家死绝”,呵呵,再没人扔垃圾了。莫非,上述两地的村镇干部,就是受了此段子的启发?
  
  不过,段子就是段子,笑谈可以,万不可当真。其实,“咒孩子”也好,“刨祖坟”也好,无非是些街头对骂的“混混用语”,要说其有多大的震慑力,我看未必:面对类似“咒语”,或许有人笃信,有人忌讳,但欲以此让绝大多数人“就范”,则很可能是一厢情愿。若上述这些村镇干部,以为靠一“咒”二“吓”就可止住“毒祸”或“火患”,那社会管理就忒简单了:村镇干部什么工作都不必做,只须每天吼几嗓子,外加几句“狠”话,不就平安无事了么?
  
  何况,放出去的那些“狠”话,敢兑现么?依法治国的今天,若有人上坟失火,或承担刑责,或按规赔偿,自当依法行事,什么时候“刨祖坟”也成了惩罚手段?当然,正如安居镇相关人员所说,此举只是“为提醒村民注意防火”。但俗话说的好,言必行、行必果,就连出家人也言“不打诳语”,作为村镇干部又岂会不知?若类似话语仅是没有后文的“诳语”,那么,事不过三,今后哪怕你放出更惊世骇俗的“狠”话,相信村民也不会拿正眼瞧你了。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有人想动“刨祖坟”的真格,动得了么?不说村民不答应,法律也不会允许。
  
  更重要的是,视村民为“刁民”,动不动就以“刨祖坟”相威胁,不仅谈不上依法行政,更可能让干群关系就此蒙上阴影。试想,成天将“生孩子不长屁眼”以及“刨祖坟”之类的话挂在嘴边的干部,能与村民打成一片?此外,正所谓南辕北辙,一个乡镇,或者说一个村社,若总是以这类“面目”示人,不仅不会给当地政绩“增光添彩”,就算对防火安全亦于事无补。因为,没有人相信,不下真功夫,单靠吼几声“铲除祖坟”,就能恐吓出防火安全。
  
  文/徐甫祥

  原标题:贵州成立专案组彻查非法疫苗经营人员和疫苗流向

  新华社贵阳3月22日电(记者李黔渝)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1日发布紧急通知,密切关注山东省公布的涉案嫌疑人员名单和协查线索,并成立专案组,会同公安机关在全省范围内对非法经营疫苗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行动。

  按照专案组工作部署,对属于上线的,要查明销售单位和人员以及销售的品种、批号、数量等;对属于下线的,要查明购进单位和人员以及购进的品种、批号、数量等。

  记者从贵州省食药监局了解到,监管部门督促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认真核对已发布的每一个涉案嫌疑人员信息,凡与已公布的涉案嫌疑人员有过疫苗交易或存在从非法渠道购入疫苗、向个人销售疫苗行为的,应在本月25日前,将疫苗的品种、数量、批号、购销流向等情况主动向当地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告。对已用于人体接种的,相关部门将迅速查清情况,并对接种效果进行评估。

  据了解,目前贵州卫生计生部门已在全省疾病控制机构、疫苗使用机构展开检查。贵州省食药监管部门将对案件查办过程中,发现的医疗卫生机构购入、使用涉案疫苗以及相关人员涉案的线索,及时通报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并配合查明最终销售去向及使用人员情况。

  贵州省食药监局要求,各地对发现的涉案产品立即依法查扣,销售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和嫌疑人员立即进行立案调查并依法从严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发现涉案产品流向涉及其他省(区、市)或地区的,要及时通报相关省(区、市)或地区组织协查,及时通报案件线索信息,对违法犯罪行为联合查处。

  原标题:一俄罗斯人欲闯黑河口岸 欲将约40公斤猛犸象牙运往中国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任梅子]据俄罗斯卫星网3月22日报道,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关新闻处称,一名俄罗斯公民企图通过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口岸,将总重量超过37公斤的11块猛犸象牙碎片运往中国。

  海关人员与俄联邦安全局阿穆尔州边防局工作人员一同查获了这批货物。海关消息称:“对一名俄公民驾驶的货运牵引车进行海关检查时,从车上找出了总重超过37公斤的11块猛犸象牙碎片。被扣货物被送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将对涉事者采取问责措施。”

  原标题:专家解析山西同煤集团煤矿事故原因

  昨晚22时10分,山西同煤集团一煤矿发生井下安全事故,造成19人遇难。初步查明事故是因强制放顶引起暴风:①山西采煤区煤层顶板一般为砂岩等坚硬岩层,采煤时如果煤层顶板落不下来,采完煤会形成悬空面,有垮塌危险;②强制放顶就是填充采空区,释放顶板压力,保护地面建筑物;③但强制放顶时,上部大面积垮落,矿井下巷道空间狭小,巷道内瞬间形成暴风般风力,把巷道支柱吹垮。(央视记者 王宇)

  需求拉动是造成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

  结构改革是必然的,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案一脉相承,同样是为了加快改革的步伐。实际上,改革是长期的,它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存在的。

  但我们今天要谈的则是短期问题:当前,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经济状况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现在经济下行已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新经济中创新的部分还好一些,传统行业却差强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金融危机,这一轮的经济下滑要以上一轮的经济上升来做参照。为什么这一轮下滑让我们产生了比以往强烈的危机感?因为金融危机的前十年,我们上升得太快了,我们赶上了两个非常好的机会。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的人口状况达到了最顶峰,劳动力转移也达到了最高峰。这一轮全球化,中国和印度功不可没,因为这两个国家为世界劳动力市场贡献了大量的有效劳动者。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大家看一下我们的数据,2001年的时候我国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就业岗位明显增多,这与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有很大关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的经济产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呢?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的出口额翻了五番,那是惊人的增长。王小鲁在前面的发言里提到,我国目前的产能过剩是由前些年的过度投资造成的,我认为,更进一步说,过度投资是因为需求拉动。当企业看到国外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的时候,谁能不投资、不扩大产能?而当前,面对全世界都在调整和收缩的局面,中国的出口变成了负增长,产能过剩的问题显现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结构性原因。我觉得结构性原因是经济增长的自然规律。2001年以后,我国出现了一个重新工业化的过程,这一轮是重工业化的过程,钢筋、水泥、重化工业上升速度非常快。2008年年底,这一进程就开始减缓,放眼世界,同一时期各个国家的发展都显出停滞的趋势。到了2012年,我国这一轮的工业化进程基本上完结了,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不搞工业了,而是因为这一轮上升期结束了。而当前,面对从工业增长到服务业增长的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的速度肯定要相对放缓。谈到结构性转型,我总在想,政府在结构性转型中应当起什么作用呢?真正的结构性转型恐怕还是要更多依靠市场调节。

  第三个原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基本上每七年就要经历一个周期——七年上升,七年下降。从1991年、1992年到1997年、1998年,再到2003年,这段时间是一个通缩期。而2003年之后,我国经历了一个非常长的增长期。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下降期”。有人说股市七年为一周期,我们的经济基本上也是七年一个周期。我觉得经济发展的增减速,追根究底是经济规律自身的原因,毕竟不可能有永远的增长。我同意之前余永定的分析,我们现在缺需求,但我们也要考虑到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现在人们的需求增多了,而不是变少了。我个人觉得,只要投资增长率能够保持,我们的潜在增长率还是可以有效拉动经济的。虽然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在减少,但是减少的数量毕竟有限。另外,我们的教育水平在上升,科技投入在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劳动力的缺失。

  房地产业重新繁荣是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

  探究我国经济周期,可以发现一个事实,现在我国经济的真实的增长率是远远低于我们的潜在增长率的。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有效需求。如何提高有效需求呢?恐怕还是要政府加大投资,消费的增长速度已经很快了,想完全依赖老百姓的消费拉动经济是有难度的。相对来说,还是政府投资比较直接。

  刚刚王小鲁提到了投资效率和利用率的问题。的确,政府这些年的投资非常多,拉动GDP增长的速度却不快。国家的投资里有多少是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呢?大概四成到五成。基础投资当然不会带来直接的收益,但是它本身是老百姓的福利。尽管这些投资在短期内无法转换成生产力,但是改善了大家的生活质量。

  我特别爱讲日本改善基础设施的例子。田中角荣的家乡是日本积雪最厚重的地方。那里雪又厚又湿,在过去,一到下雪天老百姓根本出不了门。于是田中角荣提出口号,如果我当上了国会议员,我要让本地的老百姓在冬天穿上木屐。他做到了,他在每一条路下面都埋上热水管,一下雪就通热水,在房顶上也全扑上热水管,这样很容易就让积雪融化,不至于压塌屋顶。你说这创造了什么生产力呢?没有。但是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我们的高铁也是一样,你说投资值得不值得?当然值得,高铁改变了我们的地理概念。那么高铁有没有创造收益呢?目前似乎没有,现在唯一能够盈利的就是北京到上海这条线路。但它也只是日常运营有点盈余,要想把投资收回来是不太可能的,连利息都收不回来。

  说到投资,钱从哪儿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效率目前来看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政府发行债券也是一种好的辅助方式。我以前也觉得中国的投资太多了,可是问题在于我们的储蓄比投资还多,外汇储备怎么来的,储蓄减投资出来的,所以美国人说,你们国内的投资不足。此外,我们那十年的经济增长太快了,那样的增长才造成那么多的储蓄,没用完。而高储蓄可能带来流动性问题。

  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如果流动性太多,就像当年的日本,没解决好,就造成了资产膨胀,然后泡沫破灭,日本因此在过去的20年一蹶不振。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消费少,企业又不投资,只能靠政府。政府发行债券,把钱转化成证券化的资产,让膨胀的钱都变成实际的资产。债券一方面可以用在基础设施投资上,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房地产问题。举个例子,四川有一个县级市,政府补贴农民,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如果各省政府也能发行类似债券,用这些钱补贴老百姓购房,或许可以帮助消化房产库存,有助于房地产业回暖了。一旦房地产业的经济死结被打开,相关产业比如钢铁、水泥这些行业都可以借机复苏。我想说的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房地产业的重新繁荣有可能是我国走出这一轮经济低潮的重要的信号。(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相关新闻

七台河调查婚外情多少钱

大同私人侦探

绵阳手机监控器哪里有

责任编辑:张普(QN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