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婚外情调查Tel: 187-5837-6061- QQ:173906704】【不成功不收费】公司竭诚为您提供:私人侦探,私家侦探服务,婚外情调查,手机清单查询,微信信息查业从事婚外情调查取证,婚姻调查,外遇调查取证,商业调查,定位找人等私人侦探调查业务
原标题:“新型毒品”挑战传统禁毒模式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中国青年报》(2016年03月20日04版)
“新精神活性物质”就是具有受管制毒品效果,但却往往不受监管的精神活性物质或产品。其在年轻人群体中的滥用问题,在国内外已不鲜见。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就 “新精神活性物质”和当前禁毒形势等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禁毒教研室主任李文君教授。
“新精神活性物质”:被卖家披上“无害”的外衣
“所谓新型毒品算是媒体概念。”李文君说,主要是指鸦片、吗啡、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之外的其他毒品。实际上,一些“新型毒品”并不“年轻”,比如在二次大战时,日本、德国等国就给士兵服用冰毒等苯丙胺类药品以提高战斗力。只不过,相比于鸦片、大麻等天然植物毒品,这些人工合成的“新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中国毒品市场时间并不算太长。
有关部门预测,“新精神活性物质”将成为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强力冲击第一代毒品(传统毒品)和第二代毒品(合成毒品),使毒品问题呈现“传统毒品留尾、合成毒品血雨腥风、三代毒品(问题)交织”的复杂背景。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发布的2015世界毒品问题(World Drug Report)报告显示,全球共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九大类共541种。其中,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的物质数量最多,其滥用也最为严重。
虽然从法律角度来看,一些致幻剂和“新精神活性物质”不一定算是毒品,但是其效果是物质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引发兴奋、致幻等效果,大剂量服用与毒品无异。
目前,部分“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被陆续纳入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予以管制,如卡西酮、甲卡西酮、氯胺酮和2C-B 等。但是,很多合成毒品,只要稍加改变,就能变成新的致幻剂或者“新精神活性物质”。理论上,这种变化可以无穷多。
李文君表示,“新精神活性物质”可以不断变形,一些不法分子在出售该类物质时,往往声称其“安全”“合法”,甚至他们还将其冠以“特制药物”“草本兴奋剂”等称谓,以吸引年轻人吸食。
法律尴尬:为什么“新精神活性物质”不能简单定义成毒品
“他们研发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化学专业出身的李文君感叹,只要在合成毒品的基础上,对化学结构稍作改变,就能成为“新精神活性物质”。因此,出现销售所谓的致幻剂的行为,很难进行法律监管。
李文君认为,因为法律无法预测哪些物质具有滥用潜力,所以毒品目录很难同步更新。
“有人就利用这一特点,在网络上订制毒品,接到订单后才开始制作,种类通常有很多,每种可能就做几单。”李文君说。制贩毒人员正是利用这一漏洞,一方面逃避法律监管,另一方面还改变毒品种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市场网络就这样潜滋暗长。
《世界毒品问题报告》显示,2014年新发现的毒品有193种。在李文君看来,目前发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只是冰山一角,政府公布了毒品名录,制贩毒人员会转而研发新的产品,禁毒面临“摁下葫芦起了瓢”的尴尬状态。因此,“新精神活性物质”所带来的危害,让各国都感到非常棘手。
面对毒品“变种”,各国都在探索阻断模式
在李文君看来,很多国家之前的禁毒经验,在新形势下有可能失效。比如,中国管控传统毒品境外流入渠道的经验,就难以运用到新型毒品管制上。新型毒品的制作在实验室就能完成,这给执法机关如何管控毒品,出了新难题。
各国对于“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管制方法采用与传统毒品不同的思路:第一是临时管制,措施等同于管制毒品;第二是“骨架管理”,就是将含有特定化学骨架结构的一类物质全部纳入管理范畴;第三是类似物管制,就是将现有的管制毒品化学结构类似且对人体作用类似或强于管制毒品的物质纳入管制范畴。该方法已在美国使用,但没有对“类似物”标准做出具体解释,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困难。
2015年10月,我国实施《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列管办法》,一次性就增加了对11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管控。我国既把联合国已管制或已在国内形成现实滥用危害的品种纳入列管范围,也把我国生产、无滥用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造成滥用危害作为列管的标准之一。
该《办法》提出:“专家委员会启动对拟列管的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风险评估和列管论证工作后,应当在3个月内完成。”
“我觉得3个月的周期有些长了,毕竟‘新精神活性物质’更新速度太快了。”李文君建议缩短监测周期,及时发现新的情况,一旦核实就立即列入名录。
我国的禁毒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李文君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15年6月,全国累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到322.9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有188.7万人,占58.4%。
让毒品问题专家的李文君更担忧的是,很多青少年缺乏必要的识别毒品的能力,他们对海洛因、K粉、摇头丸、大麻和吗啡应该比较了解,对其他毒品的了解不多。
“在吸食合成毒品的青少年中,第一次吸毒时听说不会上瘾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李文君对此有些痛心。
我国目前还缺乏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相对于文化知识,这一部分几乎成为教育空白。“对公众的毒品教育我们落后了,以前我们会说,陌生人的东西不能随便吃,这样的教育有些无力。”她说,“北京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很大,娱乐场所现在都很‘干净’,很多涉毒名人都是在家中被抓获,说明禁毒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她认为,现在毒品形态和吸食方式千变万化,在禁毒宣传中,一定要让大众理解,不能太晦涩,更不能讲大道理。不妨瞄准重点人群,进行分层宣传,特别是对青少年,让他们从小就具备识毒、拒毒的基本素养。
“在具体禁毒工作中,重打击轻防范的做法比较普遍。”她说,预防需要长期投入。
我国《禁毒法》规定,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最长还可以延长一年。
有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的“新型毒品”吸食者被公安机关抓获之后,宁愿主动承认自己贩毒行为,也不愿意作为吸食毒品者被强制隔离戒毒。原因就在于,如果作为贩毒者,其判刑时间可能短于强制戒毒时间。
“我们在禁毒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力度。”李文君说,“面对‘新精神活性物质’,各部门通力合作不是一句空话。”
红网长沙4月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刘雨滋)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功能退化性疾病。据估算,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帕金森病人在我国,总数超过200万。近年,原属于老年疾病的帕金森病正呈现低龄化趋势。帕金森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甚至青年人的一大杀手。为了更好地普及帕金森病的相关诊疗知识,指导和引导人们树立正规科学的防治理念,并提供心理指导来帮助帕金森病友树立“与帕共舞”的生活理念。湖南省脑科医院将于4月7日举行大型病友会并启动“帕金森病关爱传播年”活动。届时将有知名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专家开展现场义诊和答疑,并就帕金森病友关心若干问题、日常生活及健康指导、帕金森病的诊疗误区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以及病友治疗心得交流等活动。欢迎广大帕友以及家属参加,凡来参与活动的帕友均可获得精美小礼品一份。此外,“湖南帕友大家庭”公众号正式开始运行,凡关注并填写相关信息入会的帕友今后在该院就诊神经外科均免挂号费。
时间:2016年4月7日(周四)8:00-12:00
地点:湖南省脑科医院门诊综合楼6楼大会议室
健康教育讲座内容(10:00-11:00)
医院位于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27号(近涂家冲),可乘坐104、703、803、123等公交线路。
新华社哈尔滨4月2日电(记者管建涛、王松)记者日前从黑龙江省农委获悉,为应对市场变化,今年这个省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其中玉米面积计划调减1000万亩。
最近几年玉米价格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农民种玉米积极性很高。黑龙江省玉米面积也逐年增加,现已达到1亿亩。但在市场需求不畅的背景下,不断增加的玉米供应使玉米库存积压严重,我国玉米收储政策也随之调整。
“为适应新的变化,黑龙江从今年备春耕开始就及时调整生产方向,优化种植结构。”黑龙江省农委副巡视员李世润说。
据悉,黑龙江省将在确保粮食产能不降低的基础上,减玉米,稳定并适当增加水稻、大豆、杂粮,努力构建粮经饲结构合理、种养加一体的发展格局。
黑龙江省农委介绍,今年黑龙江省玉米面积计划调减1000万亩。调减后的农田主要发展水稻、大豆、杂粮、经济作物等。
原标题:彩超“一号难求”有孕妇通宵排队


楚天都市报:
我的妻子已经怀孕6个月,需要做彩超检查。听说武汉很多医院产科的彩超检查一号难求,上周,我和妻子连续三天天不亮就赶到医院产科排队,没想到许多人比我们到得更早,其中有不少挺着大肚子的孕妇。直到第四天,我们凌晨2点就到医院等候,上午8点才拿到当天的号。如今孕妇做个常规彩超检查,怎么这么难?
武昌程先生
探访
外地孕妇自带铺盖
诊室门口通宵排队
在武汉做产科彩超检查,真有那么难吗?接到程先生的反映后,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访了江城多家医院,发现他并未夸大。
14日凌晨2时许,记者来到武昌某大型医院的超声诊断科,发现门口的20多个候诊座位都被“占领”,还有孕妇和家属自带折叠椅和铺盖排队。随着新的孕妇和家属不断加入,至凌晨4时许,排队人数已达40多人。
来自广水的戈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女儿已经怀孕24周,而当地医院没有检查孕中期胎儿畸形(俗称“大排畸”)的彩超设备,于是他便带着女儿来到该院,不料连续三天都没排到号。13日晚,他和女儿索性带着铺盖,在诊室门口打地铺通宵排队。
记者现场了解到,类似戈先生父女的情况并非个例,当天凌晨前来排队的孕妇或家属,大多来自外地或武汉新城区。
“听说怀孕26周前必须做‘大排畸’,我怀孕快25周了,所以凌晨1点就从家里出发,打车1个多小时赶过来。”来自黄陂的潘女士说,她是连续第三天来此排队。
至当日凌晨5时许,诊室门外挤满孕妇和家属,粗略统计已有70余人。一位连续两天前来排队的孕妇家属透露,周末凌晨排队者更多。
清晨7时30分许,超声诊断科大门打开,排队者依次到窗口挂号。不到半小时,科室内的大屏幕就显示,当天的妇科彩超号已全部放完。
现状
各大医院开足马力
仍难满足检查需求
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春节以来,武汉开展了产前彩超诊断服务的三甲医院,均出现“一号难求”的情况。
一方面,孕妇和家属因排不上号着急上火;另一方面,不少医院的彩超室满负荷运转,医生也有些吃不消。以省妇幼保健院为例,该院拥有30台产科彩超设备,居全省各大医院之首,从今年2月起,包括科室主任在内的全部37名医生放弃轮休,仍满足不了检查需求。
“产科每天有500个彩超号,其中400个需要提前预约,100个现场排队领取。”该院超声诊断科主任陈欣林介绍,从孕妇首次产检开始,医院就会为她们安排几个月后的“大排畸”彩超检查,无需排号。现场排号的孕妇,大多是首次到该院做产检。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对孕妇彩超检查全部采取预约制,而且至少需要提前一个月。该院现有12台彩超设备,每天检查100人次左右,自今年2月以来,科室医生几乎没有按时下过班,但仍无法满足需求,有时不得不建议预约的孕妇转到其他医院检查。
同济医院、中南医院等彩超科室的负责人也说,产科彩超号非常紧张,每天从开始挂号起,通常半小时内,当天的彩超号就会放完。
应对
增加设备缓解压力
网上预约代替挂号
据了解,今年2月以来,到省妇幼保健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等进行“大排畸”彩超检查的孕妇,比往年同期增加近三成。
“孕妇完成一次孕中期‘大排畸’彩超检查,至少需要半小时,遇到胎位不正等情况时,甚至要半天或更长时间。”武汉市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主任医师纪伟英介绍,目前武汉市大多数医院都采用“三维彩超”,从不同角度拍摄图片至少30张,以看清胎儿的四肢、五官、内脏等身体状况是否正常,虽然耗时费力,也不能为了提高检查速度而马虎应付。
为什么今年检查的孕妇大大增加?纪伟英分析,有些家庭迷信“羊年宝宝命不好”,本来可以去年生孩子,却拖到今年生个“猴宝宝”;加上去年底“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不少孕妇怀了二胎,导致年后孕妇的彩超需求出现“井喷”。
目前,省妇幼保健院、武大中南医院等,计划近期购置彩超设备,以应对产科彩超的就诊压力。
不过,某三甲医院超声影像科负责人认为,单纯增加设备效果有限,“每台设备至少要配备两三名专业医生,但影像学专业医生缺口较大,有多年产科检查经验的医生更少,产科‘彩超难’的情况两年内难以缓解。”
省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让怀孕20多周的孕妇通宵排号,不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该院准备开通彩超网上预约服务,届时,产科彩超检查取消门诊挂号,全部通过医院官网或微信提前预约。
孕期检查最好固定医院
“四维”不比“三维”可靠
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多家三甲医院的妇产科负责人建议,从怀孕后第一次产检开始,最好选择在同一家医院检查,这样既有利于医院更了解孕妇的基本情况,也可及时预约早、中、晚期彩超排畸检查,避免奔波排队之苦。
记者发现,一些医疗机构极力向孕妇推荐四维彩超,声称比三维彩超更清晰、检查范围更广。对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超声影像科主任徐海波表示,四维彩超比三维彩超收费高,但“排畸率”未必更高,常规产科检查没有必要多花冤枉钱。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主要取决于医生的“火眼金睛”,准父母们与其纠结于“三维”还是“四维”,还不如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动向新闻&楚天都市报 记者李晗)
培训现场
红网龙山站4月5日讯(分站记者 田辉)“文明创建动态管理平台具有在线创建、网络宣传稿件采编、日常办公和即时通讯等功能……”4月1日,在湖南龙山县委党校多媒体教室里,湘西州文明创建动态管理平台技术人员,正在为龙山县州级以上文明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目前,龙山县文明办已对全县41个州级以上文明单位(标兵)单位、文明村镇(社区)及文明窗口单位安装了文明创建动态管理平台,实行文明创建动态管理。为深入推进全州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水平,根据中央、省文明办的要求,州文明办与湖南翰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湘西州文明创建动态管理平台,并要求各级文明单位安装使用文明创建动态管理平台。
湘西州文明创建动态管理平台共分为申报材料、日常管理、信息发布、考核管理、社会监督、系统管理等七个模块,平台安装后,各文明单位将直接通过网络上报文明创建各项资料,实现工作台账化、档案电子化、考核自动化、创建网络化、管理动态化和宣传多元化,使文明创建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下阶段,龙山县文明办将加强对各级文明单位的业务指导,以文明创建动态管理平台为抓手,不断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新水平。
冷水滩区10KV梅潇线计划于4月7日07:30-18:00检修停电。影响范围为:冷水滩区双洲路、湘永路一带。请停电范围内的客户做好停电准备。
新华社华盛顿3月31日电 当地时间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就中美关系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同意继续深化各领域合作,加 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调,巩固扩大中美共同利益,推动两国关系继续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
目前,会见仍在进行中。
丛培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学者
核恐怖主义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个全球大国,中国也将面对核恐怖主义带来的挑战和威胁。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主旨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防范和应对核恐怖主义的主张和做法,受到了外界的肯定和关注。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在防范和应对核恐怖主义问题上存在很多共同利益,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推进世界和平与安全,也有助于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和发展。
核恐怖主义离我们有多远
随着恐怖主义在国际社会的蔓延,恐怖组织一直寻求通过更具破坏性的方式制造更大的社会恐慌。核恐怖主义的威胁变得十分突出,它已不再是一个假设,而可能成为现实。核恐怖主义是指恐怖组织通过获取核武器、进攻核设施及威胁使用核武器和攻击核设施,来达到其政治目的一种犯罪行为。近期备受关注的比利时恐怖袭击事件表明,恐怖分子有引发核恐怖主义的倾向。有当地媒体猜测,恐怖分子原计划袭击和破坏核电站,或者偷取放射性物质制造脏弹,但在警方搜捕压力下,转而在机场和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发动攻击。
现实中,恐怖分子如果将目标锁定民用核设施,一是可能发动直接袭击,二是可能偷取放射性物质,制造脏弹,三是可能暗中破坏关键设备,造成反应堆熔毁,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如果恐怖分子能够进入核电站,就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从目前全球核安全的现状分析,核恐怖主义成为现实的两种可能是,一是极端组织利用网络攻击核电站的监控中心,二是极端组织借助在核电站内部人窃取核材料。倘若他们能够获取足够的钚和铀,就可以制造脏弹。从行动后果上分析,实施攻击和制造爆炸足以产生严重的社会恐慌,威胁到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应对核恐怖主义的中国路径
从2010年首届峰会起,中国领导人连续四届参加了峰会,表明了中国对于核安全问题的重视。在有关核安全的相关议题中,中国十分重视防范和应对核恐怖主义。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讲话中明确表明了中国在应对核恐怖主义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首先,主张对核恐怖主义实施标本兼治。核恐怖主义在属性上是恐怖主义。没有了恐怖主义,也就没有核恐怖主义。要实现标本兼治,应对核恐怖主义问题的关键是根除恐怖主义。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特别强调通过合作治理、推动普遍发展和加强文明间对话的方式,铲除滋生核恐怖主义的土壤。其次,明确战略定位,加强机制建设。中国已经将核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体系当中,明确了对核安全问题的战略定位。中国军控协会秘书长陈凯此前就表示,中国通过国家安全法和反恐怖主义法等从法律层面明确将核安全列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反对恐怖主义的重要方面,同时正稳步推进原子能法和核安全法立法工作。最后,主张加强国际合作。核安全问题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发展中国家核安全。中国支持原子能机构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中国还将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捐款,并致力于提升周边国家的核安全能力。在防范和应对核恐怖主义问题上,中国既主张均衡发展和国内制度建设,又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和承担国际责任,手法和政策十分全面,对国际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新亮点
防范和应对核恐怖主义将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最紧迫的安全挑战,中美两个大国应当承担起国际责任。核安全是中美合作的重要亮点,中美同为核大国,加强核安全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在此前发表的《中美核安全合作联合声明》中,两国表示将致力于减少核恐怖主义威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日前,中美合作建设的核安保示范中心的落成表明双方在核安全领域的合作已初见成效。未来,加强双边核安全合作、共同应对核恐怖主义也将成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新亮点。
中美合作是国际社会进行核安全合作的主轴。双方之间的合作对于推进核安全制度建设、文化培育和信念形成方面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中美两国可以在加强沟通,增强互信、搁置分歧的基础上,在防范和应对核恐怖主义问题上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合作。第一,加强信息情报方面合作,尤其分享前期情报。第二,继续推进国际核安全机制建设,带动更多国家批准《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第三,增加防范和应对核恐怖主义经验交流,加强形势与对策方面共同学术研究。第四,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开展更多有关防范和应对核恐怖主义问题的双边对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