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外遇调查取证

2016-05-11 02:48:22 千龙网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黄山外遇调查取证Tel: 187-5837-6061- QQ:173906704】【不成功不收费】公司竭诚为您提供:私人侦探,私家侦探服务,婚外情调查,手机清单查询,微信信息查业从事婚外情调查取证,婚姻调查,外遇调查取证,商业调查,定位找人等私人侦探调查业务

民政部:南方7省洪涝风雹已导致6人死亡失踪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民政部5日发布灾情通报称,4月1日以来,江汉、江淮、江南中北部及西南地区东部出现较强降雨,导致安徽、福建等南方7省遭受洪涝、风雹、泥石流等灾害,截至4月5日9时,已有3人死亡,3人失踪。

  据介绍,4月1日以来,江汉、江淮、江南中北部及西南地区东部出现较强降雨,过程累计降水量有50-80毫米,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达100-140毫米;局部还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降雨导致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7省遭受洪涝、风雹、泥石流等灾害。截至4月5日9时统计,上述7省19市27个县(市、区)24.2万人受灾,3人死亡,3人失踪,13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1000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2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3.7千公顷,其中绝收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近来,在各种利好政策下,楼市逐步回暖,不少楼盘还出现了扎堆抢房的情况,但有知情者向记者透露,售楼部里的不少看房者,可能只是房托。记者发现,网上很多招聘看房人员和看房水客的信息,价格在50元至80元一天,记者以应招者的身份加入之中,发现房托儿果然真实存在。(4月2日央视网)
  
  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去库存的档期,把存量房卖出去,已经是房地产商们的一块心病,他们用尽各种办法自然是情理之中之事。在一些城市,热闹的房市里,竟有“房托”们的烘托使然。热闹的房市,被烘托的氛围,假亦真来真亦假,但“房托”的加入,制造了房市的“虚假繁荣”,房产商们表面账本飘红,但买家如何,只有他们心知肚明。“房托”的加入,很难说是房市走出低谷、打赢去库存翻身仗的“救兵”。
  
  为了让这些“房托”看得更像是买房者,不管是经纪人还是房地产商们,在网上发布了招聘启示,对于那些没有看房经验的“房托”还给予简短培训,俨然形成了经纪人——看房人——房地产商一条龙的销售虚假繁荣链条。房地产商变身导演兼受益者,经纪人变身“剧务”,“房托”在这场戏里演得越像,赚得的钱越多。只可惜那些真正有需求的购房者们,在真“房托”与购房者争抢买房的“戏法”中,不知不觉中被蒙骗裹挟进来了,有的还花了冤枉钱。
  
  房市如其他商品一样,往往所供产品的质量、数量、服务及相关配套服务决定产品的畅销程度。这种通过借助“房托”来哄抬房市的做法,显然是房产商们自欺欺人的拙劣手段。这与“捂盘”销售、制造房源紧张等手段一样,不过为了房市促销的一种手段罢了。但是,这种对内自欺欺人、对外蒙骗消费者的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的底线,难为法律所容。
  
  房地产销售过程中采取适当适度的促销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关键还是要掌握度和性质的问题。早先房市促销有派送小礼品的,有组织观看文艺演出的。这次通过“房托”的促销行为,企图通过制造供不应求的局面,继而套住买房者,或者再进一步实施抬高房价的行为,已然完全变成房地产商不择手段的诈欺行为了。或许能带动市场的一时冲动,但最终泡沫是会破灭的。
  
  文/张立

  中国一线城市与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在春节后一路飙升,中国楼市泡沫论随之再次出现。

  在此前举行的博鳌论坛期间,经济学家陈志武表示,中国政府将房地产泡沫越做越大,正朝着次贷危机的方向走去。不仅陈志武,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在此期间也表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全球最大的。

  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判断楼市是否存在泡沫的标准是什么?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形势又会怎样?《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教授,请他就当前的房地产形势解疑释惑。

  “说京沪深楼市没泡沫,没人信”

  《中国经济周刊》:从2001年开始就有人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最近几年,中国楼市崩盘论、泡沫论一直不绝于耳。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

  顾云昌:楼市存在泡沫的主要表现就是房价上涨过快。房价涨到什么程度算高、算有泡沫了,对这个问题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一般的判断依据是房价收入比(一套中等水平的住宅价格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之比),这个比值在6倍以下比较正常。房价收入比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不一样,各个国家之间也不一样。现实中,发达国家房价收入比低一些,发展中国家高一些。

  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经讲过,泡沫只有破灭后才知道有泡沫。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存在泡沫的,但泡沫并非普遍存在,许多三四线城市没有或基本没有泡沫,而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说没有泡沫人们都不会相信。

  《中国经济周刊》:既然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那泡沫会不会破?什么时候会破?

  顾云昌:泡沫的最终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是破灭,一种是被吸收。所谓破灭就是到一定程度时房价大跌,并导致金融危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泡沫被吸收了、挤出了。当人们的收入增长远远高于房价的涨幅,房价在一定阶段涨势放缓,甚至出现下跌的情况,这个过程就是挤泡沫的过程。比如从2011年到2014年,这4年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房价收入比小幅下降,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挤泡沫的过程。

  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楼市泡沫还在不断被吹大,的确存在破灭的风险,但是还没有达到马上要破灭的状态,更不存在楼市整体存在泡沫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楼市总体上不会崩盘、不会硬着陆。上海、深圳等地收紧限购政策,就是防止大城市的房价进一步提升,泡沫进一步被吹大进而面临破灭的危险。

  《中国经济周刊》:该如何看待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楼市泡沫已经很大,但是房价还在上涨,那些没有泡沫或基本没有泡沫的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却涨不上去的现象?

  顾云昌:房地产是不动产,它和土地连在一起不能被搬动,因此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区特征,各城市的楼市主要由各地区的供求关系决定。从目前看,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相对合理,没有泡沫或基本没有泡沫,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库存太多。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肯定是有泡沫的,但是恰恰是有泡沫的地方,房价还在涨,事情就是这么矛盾。

  有些人在做判断的时候,往往看到一些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普通百姓越来越难以负担,就以为泡沫要破灭了,其实不然,因为这些地方恰恰还有购买力在支撑。一旦某地房地产市场没有购买力(包括自住型购买力和投资、投机型购买力)支撑了,就会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进而导致房价下降或者泡沫破灭。

  “说中国楼市泡沫全球最大 有失偏颇”

  《中国经济周刊》: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在博鳌论坛期间表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全球最大。对此您如何看待?

  顾云昌:如果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楼市泡沫大,这是存在的,但是用京沪深等一线城市的情况代替全国情况来说中国楼市泡沫全球最大,则有失偏颇。因为很多中小城市的房价并不高,没有泡沫或者基本没有泡沫。应该说,中国的楼市泡沫是局部性的,有大泡沫的就是若干一线城市和一些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要高于伦敦、纽约等城市,但许多中小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大多在五六倍。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城市房价收入比的平均数为7倍左右,属于偏高。

  “楼市泡沫主要由超发货币造成”

  《中国经济周刊》: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楼市泡沫是怎么形成的?

  顾云昌:楼市泡沫一般与货币量密切相关,房地产市场具有强大的对货币的吸收力,任何一次货币的增发扩张,实际上最终都会流入吸附能力最强的楼市。过去15年,我国广义货币M2大幅度上涨,大概增加了10倍,由此也导致京沪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在过去15年中增长了10倍左右,货币的泡沫导致了楼市的泡沫,二者具有相关性。在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相对宽松,M2增加很快,所以导致了楼市泡沫不断增大。如果把控好货币供应量,泡沫也不会这么大。某种意义上说,房价上涨是货币贬值的一种表现。

  《中国经济周刊》:哈继铭在博鳌论坛期间表示,中国房价之所以没有下跌是因为有政策在推动其上涨,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顾云昌:我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有周期的,既有15~20年的长周期,还有3~4年的短周期。处于上升周期时,交易量增加房价上涨,反过来交易量下降,房价不涨或下跌。

  本轮短周期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现在还在上升通道中。一般来说,越是大城市,楼市热得快,冷得也快,上下波动也较大;相反,小城市热得慢,冷得慢,波动也小些。从长周期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告别15年的黄金时代,迎来下一个15年左右的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要持续到2030年左右, 2030年之前,我国仍处在城镇化进程中,住房主要的需求对象是由农民工构成的新市民,再加上原有市民的改善性需求和一部分刚性需求。白银时代的特点是每年增量不大,但是总量大。不可能像黄金时代房地产投资每年有20%以上的增长,每年新增的商品房供应量大约会保持在1200万~1300万套,房地产的二级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会更加活跃,仍然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我个人判断,在未来十几年中,中国房价整体上会稳中有升,但会有上下波动。从短周期看,2016年房价整体还是稳定上升趋势,去库存政策的出台,有助于这种趋势的发展。在当前的货币金融环境下,比较有利于全国性的去库存,同时因流动性的增加促使泡沫变大或者不被挤掉。同时由于投资渠道缺乏,使老百姓的投资更多地流向了楼市,从而不断催生大城市楼市泡沫。当然还有中国土地市场的特殊性,楼市泡沫实际上也是地价泡沫的主要表现,因为我们的土地市场是政府控制的,所以房价中所含的地价比重不断升高,自然会催生楼市泡沫。

  “三四线城市楼市要合理加杠杆”

  《中国经济周刊》:采用加杠杆的方式购房,可能会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如何看待目前楼市中的加杠杆现象?

  顾云昌:加杠杆产生的影响在一二线城市比较明显。首付贷是导致楼市风险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三四线城市,即使再加杠杆,购买力还是不足,因为库存大,供大于求,人们预期房价还要降。鉴于中国楼市严重的冷热两重天,在三四线城市需要在可控范围内加杠杆,一二线城市则要减杠杆。一个在发烧,要吃降温药;一个体温很低,要保暖。

  (刘鹤影对此文亦有贡献)

  鉴于学校女教师人数较多,涉及的教育教学工作面大,如果不计划生育,难免会造成学校各项工作无法进行,为使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只有施行有序生育。河南郑州市中牟一中的一份文件明确规定了各个学科可以怀孕二胎的教师名额。(4月2日人民日报微信)

  是否想要二胎?什么时候要?谁说了算,显然应该是夫妻俩说了算。这是法律赋予他们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当然,人是社会的人,他人是可以施加影响的,比如父母、亲戚、朋友,都可能向夫妻俩传递自己的观点,但这种观点,可以产生影响,却不应也不能成为决定力量。现在,校长插入一脚,成为生育二胎的决定力量,甚至对女教师怀孕的时间作出硬性规定,其所体现的权力任性,让人担心。

  通常的理解,学校这样安排,应有不得已的苦衷——最显著的担心,是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文件的理由也是如此。然而,这个理由却是冠冕堂皇,至少在中牟一中是不存在的,报道显示,该校教师超编一百多人。在超编的情况下,还如此做,为什么?有教师说,一是“想找个事给你撵走”,二是“杀鸡给猴看”,显示领导的权力。任性如斯,乌乎哀哉!

  即便真的是影响教学,校长又能否插一脚呢?自然也是否定的。学校可以给教师做工作,施加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应具有强制性,更不应成为行政命令。有人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为此开脱。这话看似有道理,实则是混帐逻辑。家规必须以国法为前提,莫说违背国法的校规,就是违背国法的家规,也同样会被法律所校正,人身安全保护令不是已经可以申请了吗?

  现实中,类似于这样的错误做法,还能获得一定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理由的“高尚性”——为了学校的正常工作,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孩子。前不久,广西某县禁止教师“走教”,也是同样的理由,转变风气,提高教育质量,并称“规定出台后,学校的管理严了,老师更加尽职尽责,群众对教育的评价提升了。”效果是否如此,姑且不论。但是,这样的目的和效果,如果以违法为代价的话,再好的效果也是得不偿失。连法律都可以被随意践踏,连人权都得不到基本保障,这样的成效无异于建在沙滩上的房子,随时会轰然倒塌。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说叫你去生二胎!”中牟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表达自己的看法。照这位负责人的逻辑推下去,学校同样不是生一胎的地方,也不是结婚的地方,甚至不是吃饭睡觉的地方,其他单位也应是如此了。如此逻辑下去,我们发展又为了什么?

  同样是违法,中牟的做法,会不会又一次被理解为工作方式简单、用心良苦呢?这会不会助长类似的权力失范和任性呢?很让人担忧。

  原标题:泰国:今年第一季度 中国游客在泰死伤人数均居首位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泰国星暹传媒4月5日消息,泰国旅游与体育部称,关于今年第一季度(1月-3月)外国游客在泰死伤人数数据显示,死亡人数最多的为中国游客,共8人,其中1人为交通事故死亡,剩余7人为其他原因死亡。

  墨西哥游客死亡人数4人,法国游客死亡3人,来自韩国、加拿大、克罗地亚、德国、俄罗斯、苏格兰的游客各死亡1人。

  另外受伤人数也是中国游客(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最多,共21人,其中陆运交通受伤12人,水上项目受伤人数5人,其余4人为其它原因。

  位列第二的依旧是墨西哥游客,受伤人数6人。韩国游客的受伤人数为4人,台湾地区、俄罗斯各2人,另外还有两名受伤游客不明国籍。加拿大、芬兰、德国、苏格兰、英国的受伤游客各1人。

  来源:环球时报

  原标题:北大公开遴选1名副校长: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术造诣高

  中新网3月23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经教育部批准,拟面向校内外公开遴选北京大学副校长1名。

  公告称,自荐人或被推荐人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的基本条件。其中要求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学术造诣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大,能够准确把握现代大学发展趋势。

  公告还称,自荐人或被推荐人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公告表示,本次遴选通过组织推荐、专家推荐或个人自荐等方式报名,报名时间截止至2016年4月22日17时之前。推荐组织、推荐专家、被推荐人或自荐人向北京大学公开遴选副校长工作秘书组提交报名表(均含纸质版、电子版材料)。

  广州日报梅州讯(记者叶仕欣、陈家源 通讯员梅公宣)26日下午,梅州城区彬芳大道鸿都恩华广场发生一起枪击案,2名初中学生不同程度受伤。警方正在全力侦查,同时呼吁市民积极提供破案线索。

  据当地警方通报,26日下午约17时许,梅州城区恩华广场发生一起枪击案,数名犯罪嫌疑人骑乘多辆摩托车持霰弹枪在路边向广场开枪,造成广场内2名初中男生受伤。接报后,梅州市、梅江区两级公安机关和120医务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展开侦查和救治工作。目前,伤者蓝某(男,初一学生)头部受伤,已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另一伤者梁某(男,初一学生)手臂受伤,因伤情轻微,无需送医院救治。

  受害者被枪击的位置在非机动车道上恩华广场的口上,受害者所骑的黑色轻便摩托车停在广场一边。据恩华广场某电器店的目击店员称,当时听到广场上传来一声很大的响声,还以为是汽车轮胎爆了。接着3个初中学生模样的人跑进店来,躲进了电器店三楼,吓得大哭着求店员报警。店员出门看到一个学生倒在地上,满脸是血。报警后不久,警察和120救护车很快赶到,将伤者接走。

  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全力对案件开展侦破工作。警方呼吁广大市民积极提供破案线索,协助警方开展侦破工作。

  原标题:俄媒:日本无意就钓岛问题让步 指望美国出手

  [环球军事报道]俄罗斯《独立报》3月21日刊登文章称,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都无意在领土争端中作出让步。东京甫一公布教科书审定结果、认定钓鱼岛属于日本固有领土,中国外交官便出面驳斥,称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享有固有的主权,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中方的立场也是清楚、一贯的。

  文章称,双方的言语交锋发生在日本与菲律宾、越南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之下,专家认为,倘若东京身后没有美国撑腰,不会如此高调行事。

  北京认为,日本政界人士对历史的解读存在歪曲,更糟糕的是,他们还试图以不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不愿承认对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所发动的侵略。这便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记者会声明的实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基斯塔诺夫称:“两国立场迥异,也没有弥合分歧的迹象。日本人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而中国人则认为,日本非法侵占了上述岛屿,理当归还。这一争端毫无解决希望。因为岛屿对于两国而言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地扼东海的主要海上动脉。此外,海底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可观,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日本与韩国面临类似的问题。首尔实际控制着独岛(日本称为竹岛),但日本人声称是韩国占领了岛屿且应归还,韩国人则不承认存在任何争议。唯一打算同日本讨论领土问题的是俄罗斯。我们如今的立场不如北京及首尔那般强硬。”

  中国实施的是主动出击政策。它向钓鱼岛派出海警船,有时会进入12海里区以内。东京担心中国会上演武力夺岛的版本。它寄希望于同华盛顿签署的日美安保协定,倘若中国果真动用武力,美国会向盟国施以援手。这份协定也是事态一直未发展至战争的原因。

  与此同时,日本也更为积极地介入南海的冲突,它所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受到关注。南海与东海一样,对东京具有重要意义。日本从中东地区进口的80%的石油,都要经此运输,而南海的捕鱼量则占到全球份额的10%。日本打着“遏制中国扩张”、维护航行自由的旗号行事。目前它尚未与美国一道参与海上巡逻,但已向菲律宾及越南提供了巡逻舰,并为之培训海军。东京还计划在4月先是向菲律宾,而后往越南派出舰队,与之展开联合军演。

  不过,今年春天,日本在与中国的“拔河竞赛”中又新添了一张王牌。5月,七国集团峰会将在日本举行。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首相安倍晋三将在会上努力争取通过一份亟须在南海上恪守法律的宣言。若获各方首肯,即意味着七国集团将谴责中国政府在有争议岛屿兴建军事设施、部署防空导弹的作法。

  文章称,中国试图阻挠东京将南中国海问题提交七国峰会讨论的企图。2月29日,在两国外交部门的定期磋商当中,中方表示,日本与争端无关,但其所为就如同确有其事,这令人怀疑东京改善日中关系的诚意。据消息人士透露,东京驳斥了北京的说法,称国际社会无法容忍人工岛礁的兴建及其军事化。

  文章称,东京的立场毫无妥协余地。不过,同样显见的是,七国集团中的欧洲国家则希望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往来。所以,它们是否会批准日本提出的宣言,不得而知。

相关新闻

商丘哪里有手机监控器

保山外遇调查取证

资阳私人侦探价格

责任编辑:张普(QN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