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私家侦探收费Tel: 187-5837-6061- QQ:173906704】【不成功不收费】公司竭诚为您提供:私人侦探,私家侦探服务,婚外情调查,手机清单查询,微信信息查业从事婚外情调查取证,婚姻调查,外遇调查取证,商业调查,定位找人等私人侦探调查业务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31日)是3月的最后一天,北方气温将上升至近期的最高点,华北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26℃以上,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不过,预计从夜间开始,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带来大风降温,北方局地有沙尘和强降雪,南方有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北方局地降温14℃ 内蒙古黑龙江局部有暴雪
3月末,全国大部天气平静,南北方温暖升级。昨天,在内蒙古西部、华北、黄淮和西北地区东部的最高气温普遍达到了20℃ 以上,局地已突破25℃,同时在内蒙古中西部、山东、山西、陕西北部、宁夏北部、甘肃西部和新疆大部地区昨天的最高气温达到了当地今年以来的新高,包括省 会级城市呼和浩特、太原、银川和济南。
预计今天气温将继续上扬,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平原地区最高气温22~24℃,华北南部部分地区可达26℃以上,较常年同期偏高8~10℃。不过,从今天夜间开始,天气将发生转折。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今天夜间至4月3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其中,内蒙古、东北地区和华北北部 降温8~10℃,局地可达12℃以上;华北南部至黄淮等地降温6~8℃,局地可达10℃;江淮到江南中北部等地降温4~6℃,局地可达8℃,最高气温下降 幅度较大,将降至12~16℃;长江以北地区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
此外,31日08时至4月1日08时,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大部、辽宁西部、吉林西部、甘肃西部、宁夏北部、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局地有沙尘暴。中央气象台31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受大风影响,4月1-3日,华北北部、甘肃西北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沙尘天气,局地有沙尘暴。
另外,今天至明天,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部分地区暴雪,累计降雪量6~12毫米,局地可达15~22毫米;积雪深度有5~10厘米,局地可达15厘米。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可能在历史同期也比较少见。
黄淮至江南北部有大到暴雨 局地雨量或破纪录
预计,从4月1日夜间至3日,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将出现较强降雨,累计降水量30~60毫米,江汉东部、江淮西南部和江南北部局地可达80~120毫米。局地日降水量可能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上述地区有雷电和短时强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介绍,这次的强降雨时段将集中在4月2日的白天和夜间,在安徽、江苏中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湖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
3月中旬以来,黄淮、江淮和江南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此次降雨过程总体上有利于土壤增墒,尤其对黄淮等地的冬小麦生长有利。不过,山区需注意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强对流灾害。
冷空气影响期间,北方部分地区将出现沙尘天气,能见度和空气质量都将下降,民众应注意防范其对健康和交通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地加强防范局地强降雪和积雪对交通运输等的不利影响。
近几年,一种叫做酵素的产品在市面上流行起来,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日本代购酵素”的消息刷屏了。据说吃一粒就能够排毒养颜、减肥治病。真有这么神?
酵素产品线上线下售卖火爆 销售员称可治疑难杂症
央视记者在某购物网站输入酵素,相关产品接近18万件,有酵素粉、酵素片、酵素原液等等,很多产品销量非常不错。
北京某商场的酵素销售柜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酶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质,很多疾病都由缺酶导致,而酵素通过天然果蔬发酵,获得高浓度的酶溶液,对肝炎、癌症等疑难杂症都有很好的效果。随后,她向记者推荐一款容量750毫升、售价1380元的sod螯合酵素原液。
专家:人体内有700多种酶 SOD是其中一种
那么销售人员所说的酶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款产品中究竟含有多少SOD?是否真有神奇的效果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说,酶是一种高效生物催化剂,自然界有很多酶,人体里面现在发现的有700多种,SOD是其中的一种。人体内酶一般是自给自足,不需要额外补充,即使需要补充,也不能通过口服的方式。
原液含量还不如两斤生菜叶
随后,我们对这款酵素中的sod含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每毫升酵素原液含sod 428个活性单位,而一克生菜嫩叶和一克西红柿中的含量分别是466和524个活性单位。也就是说,卖家宣传的这种酵素原液的主要有效成分sod,实际在这瓶原液中的含量还不如两斤生菜或者西红柿中的含量高。
酵素在日语中与酶同意 但无实际关系
然而,市面上很多酵素产品都把酶当卖点,其中还不乏一些国外产品。根据这些产品的宣传介绍,酵素起源于日本,在日语中酵素就是酶的意思,由于效果良好,颇受日本女性欢迎。
日本国立筑波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教授张振亚介绍,在日本,酵素最早就是指酶,后来有人把这种果蔬发酵产品也起名叫酵素,虽然与酶同名,但商家和消费者都明白两者没有关系。
酵素进入中国后被商家包装成神奇补品
张教授说,酵素产品就是一般的营养食品,在日本主要消费群体是老年人。然而进入中国市场后,却被一些商家套上酶的概念,更有甚者,将其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奇补品。抗炎、抗菌、抗瘤、抗症。
专家提示,消费者在掏腰包之前要多搜一搜、查一查,不要轻相商家的宣传。平时也要多看些科普文章,提高自己的甄别能力。
现场散落的电线
事情发生后 车辆和行人都绕道而行
红网衡阳站4月6日讯(分站记者 谢志勇)4月5日12时30分左右,记者途经衡阳市中山北路与司前街十字路口时发现,多股架设在空中的供电电缆和通讯缆线突然掉落下来,砸中一辆正在行驶的116路公交车车顶后,直接掉在路面上。所甚公交司机刹车及时,未出现人员受伤等状况。记者在现场看到,掉落的电缆线横躺在马路中间,部分线缆已经断裂,掉落线缆已经完全占据了南北方向车道,途径车辆选择避道通行,不少行人也选择绕道而行。”
随后,记者致电衡阳市电业局,电业局维修人员一个半小时后赶到现场进行抢修,经过紧急抢修后,道路恢复通行。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掉下来的不单是供电电缆,还有电话和电视有线等通讯缆线。断裂是因线路老化和老城区线路架设混乱所致。
一位附近居民告诉衡阳新闻网记者:“前几天,就有几根缆线散落下来了,但不知道是哪个公司的。幸亏这次掉下来的不是高压电,要不就危险了,希望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我们的安全问题。

【环球军事报道】美国《国家利益》网站3月26日文章,原题:南海的“白船”战争 海权学者哈罗德·基尔斯利认为,相对于正规海军(被称为“灰船”),海岸警卫部队——通常被称为“白船”——也应当构成稳定的海上存在。最近在南海出现的事件证明了:“白船”不总是比它们的海军同行更温和。
目前,中国海警也许比鳕鱼战争(20世纪40至70年代,冰岛和英国争夺鳕鱼捕捞权的战争——编者注)时期的海警部队更加主动。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海警与它的两个前身——中国海监和中国渔政——在南海的对手比较弱。
东南亚政府的海军资源投入通常有限,在“白船”上就花得更少了。相比于拥有326艘船(包括100艘近海船)的中国海警,这些国家的相关机构规模小得多。
认识到这一点,中国对在南海的成功信心满满。中国很清楚:东南亚的对手们不仅无法拥有在质和量上可以和中国媲美的海岸警戒部队,同时它们也必须避免部署海军。即使它们派出海军,也必须表现得十分谨慎。在任何情况下,它们都清楚地知道,中国海军远比它们强大。
这是南海局势的清楚现实:规模更大的海警部队为北京提供了稳定性和防御性,并为自己的战略叙事提供证明。(作者高瑞连,成仲译)
长沙湘江欢乐城效果图。 杨湘徽 摄
冰雪乐园将建在这百米矿坑之上。
中新网长沙4月5日电 题:湘江新区的“冒险”:深坑之上造梦冰雪乐园
作者 杨湘徽 周新
既要思考经济转型,又要比拼城市特色,并依托特色形成新的增长极。这是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绕不开的命题。
一年前的4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中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这块肩负“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试验田其实早在2008年设为大河西先导区时便率先探索转型路径,并以此产生示范效应。
摸着石头过河的“特区”曾面临一个现实难题:如何将位于湘江新区南部的坪塘片区——过去的重化工基地变废为宝,尤其是那荒废近半个世纪的大矿坑?
最终,世界唯一悬浮于深坑之上的冰雪主题乐园方案在这里落地。这个值得期待却又充满“冒险”的方案,试图破题破坏与建设的伪命题,寻找一种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发展模式。
现实:每天修改多次的动态图纸
吴智,中建五局湘江欢乐城之欢乐雪域与水寨项目的技术总工程师,一个戴着眼镜、说话斯文的专家,每天都要坐着工程电梯到达矿坑中部,再走几百米到坑底察看施工情况。“这个矿坑的见溶率非常高,最多的区域达到40%。如果按照图纸在坑壁上打桩,打下去若是溶洞,我们就不得不换地方,这也意味着设计图纸不得不作修改,经常一天要改十来次。”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几十年的大规模开采在地球上剜下不少的洞。怎样修复这些矿坑,不同的城市开始有不同的思考。上海建成天马山矿坑遗址公园,还有规划的深坑五星级酒店。国外,深坑的利用大多建成自然景区、遗址博物馆等,后期的人工印迹不多。
吴智及其团队所要改造的矿坑系污染严重的水泥厂几十年长期开采留下的“难题”:一个宽度达400米、深100米的废弃水泥矿洞。
原本是让人头痛的历史遗留,却被管理者大胆的创意“扭转”:将冰雪乐园建在矿坑之上。未来,游客可在深达百米的巨大矿坑内观赏工业遗址实景,头顶上还“悬浮着”世界上最大的冰雪与水结合的室内主题乐园。
记者了解,这里的冰雪游乐区主功能面积达3万平方米,空间高度38米,室内不同级别的雪道、滑轨沿深坑地势连接两座“阿尔卑斯小镇”,营造身临其境的冰雪游乐体验。项目结合8万平方米的水乐园项目(欢乐水寨)能实现室内玩雪、室外玩水,滑雪的人在里面穿着厚厚的衣服可以看到外面穿着比基尼晒太阳的美女。
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富浪漫气息的超前的“冒险”,而这个冒险的费用高达30亿元人民币。
“建筑与矿坑发生的关系越多,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面临的情况就越复杂,处理起来也更困难。”主管湘江欢乐城设计方案的华东设计院副总工周健告诉中新网记者,现在的主体建筑就像一只嵌于矿坑半空的冰箱,因为需要考虑更多的生态保护,造成施工中产生很多额外的“麻烦”。
吴智他们正在商讨如何既解决坑壁石头随时剥落带来的安全隐患,又要尽量保持坑壁的原貌。在施工后期,项目还会考虑如何将坑底进行生态修复,形成深坑实景秀;并将地下水利用起来,一部分用于周边地区项目的非饮用水供应,一部分留在矿坑底部形成看海的效果。
对于坑壁的利用,湘江欢乐城里的欢乐水寨在设计上经过反复勘察后,提出了在坑壁上建起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悬崖滑道的方案,这一创新在全国也尚为首次。
正是这个创新型设计,将使自然难题变成自然特色。



原标题:无证据证实石龙有关张献忠沉银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石龙村的石龙清淤维护工程正式启动,当地流传的童谣“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被认为与明末张献忠在此处附近“江口沉银”有关,甚至被称为“寻银诀”,更增添了石龙的神秘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京华时报记者从彭山文物部门了解到,文献记载该石龙雕刻于宋代、张献忠“江口沉银”发生于明末,并无文献、出土文物等证据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关系,流传的童谣也未明确指向张献忠“江口沉银”。
雕刻在山沟里的石龙
石龙雕刻位于石龙村的石龙沟,在山沟里的一处半山腰上。昨天下午,京华时报记者赶到现场时,多名当地人正在石龙下方堆砌石头,准备做成堡坎,防止石龙周围再被泥土及滑坡掩埋。
石龙的龙头朝下,龙尾朝上,龙身盘踞在石壁上,龙鳞龙爪清晰可见,活灵活现,但龙尾附近仍被泥土覆盖,尚未完全清理干净。龙身左侧有一条细细的清泉从山上流下。
彭山区文管所的文物保护管理员赵尚春也正在这里忙活。他介绍,该石壁材质为红砂石,浮雕有镂空部分,龙头位置原有一处方口井,象征着石龙在吸水,雕刻于宋代,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因年代久远,被泥土覆盖,但龙身左侧的清泉始终未断流。
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该石龙是全国少见的、保存完整的高浮雕摩崖造像,造型完美、雕刻精湛,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赵尚春介绍,文革时期,因山体滑坡、雨水冲刷,石龙再次出现。1982年,当地确定要清理石龙上的泥土。1984年春,彭山县文管所将覆盖物清除,石龙方展现全貌,当时他们在龙头旁修建了一个水池蓄水。但因资金紧张疏于维护,时间久了,水池及部分石龙龙体又被泥土覆盖。
在争取到资金后,经四川省文物管理部门批准,今年3月14日,石龙清淤维护工程全面启动,被掩埋的龙头和龙身将再次现世。彭山区外宣办副主任梁卫东介绍,他们预计将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完成清淤维护工程。
童谣指石龙石虎蕴含财富
石龙左侧的一块石头上,还有一尊石虎。当今的彭山县志记载,石龙凿于原宋代伏虎寺(今不存在)山门外,与之相对的石虎在文革期间已被损毁,后当地照原样仿造一尊,因石材质量不够好,虎头又自然损毁。
据当地文管部门介绍,相关文物专家通过对该石龙的雕刻艺术进行研究,推断该石龙雕刻于宋代,至今应有千年历史。
清朝嘉庆年间《彭山县志·杂识》已对该石龙有记载,“石龙,彭山县治东十五里。其形肖龙,首爪蜿蜒,髻髭迸露,鳞甲峥嵘,有持雨拿云之势,长三、四丈许,若经神工鬼斧者然,与石虎山相对。谚云:‘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盖即此也”。当今的彭山县志称,石龙系高浮雕,长17米,身径0.7米。
石龙右下方不远处,还有两处摩崖题词。
一处题词署名徐原烈(又名幼常),标题是《石龙沟》,但该题词中部分字迹已难分辨。据介绍,徐原烈是民国时期彭山县的编志局局长,对江口地方进行编志史料时,对石龙做了题词。
另一处题词写着,“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署名为“幼常再题”。
当地村民称,当地流传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的童谣。“从我们祖上就开始流传,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位60多岁的村民说。
彭山区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梁卫东称,在中国,龙一般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但为何宋人会在石龙沟这个山沟里雕刻这样一条精美的石龙,目前尚无考证。
沉银遗址或将全面发掘
石龙石虎向西直线距离约1500米的地方,是府河和南河的汇合处,也就是正史《明史》、地方志《彭山县志》所记载的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地方。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军领袖,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登基成为大西皇帝。但张献忠的大西皇帝没能做多久。1646年,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张献忠。同年11月,大西军被清军包围。张献忠匆忙出城迎战,被射死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
清初《蜀难纪实》记载,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因银两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银锭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后来部队遭到阻击,江船阻塞江道,所以大部分银两沉入江中。
此后300年间,“江口沉银”始终不曾被忘记。据县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有渔民在江口河中获得一把刀鞘,转报到了总督孙士毅那里,他派人到江口打捞多日,“获银万两并珠宝玉器等物”。
太平天国时期,清咸丰帝让成都将军裕瑞在此处设法打捞挖掘,但一无所获。民国时期,也有川军专门打捞,收获甚微。
2005年,彭山县在江口镇岷江江口河道内施工时,挖出一个有7锭银锭的圆木,经鉴定为明末崇祯时期征收的税银。
2011年,此处江口河道清淤,挖掘机又挖出一些文物,包括一页金封册、一枚印有“西王赏功”的金币,以及一些碎银。
据多家媒体报道,2015年底,来自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等单位的10多名专家聚集在彭山,对沉银遗址、文物进行研讨后出具意见书:通过与历史文献相比较,基本可以确定“江口沉银”的记载可信,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即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据介绍,国家文物部门对“江口沉银”非常关注,或将于近期对“江口沉银”现场进行全面发掘。
3月14日当地启动对石龙的清淤维护工程后,又有观点将童谣与“江口沉银”联系在一起,认为童谣是“寻银诀”。
昨天,多批当地游客来到石龙清淤维护工程现场,观看石龙。这些游客均称,他们是看了网上关于该石龙与张献忠“江口沉银”有关系的报道后,慕名前来。
不过,赵尚春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石龙雕刻于宋代,“江口沉银”发生于明末,目前并无证据证明石龙石虎与“江口沉银”有关系,流传的童谣也只是说“金银万万五”,并未明确指向张献忠“江口沉银”。
京华时报记者怀若谷
发自四川彭山
原标题:官方回应“河北三地归京冀共管”:不可能的事儿
新京报快讯(记者郭超)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三地的用地规划、人口总量指标以及建筑规划归属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和河北省廊坊市政府共同管理。新京报记者独家从廊坊市官方渠道获悉,上述说法不实,目前没有与北京共管的政策。
河北三河、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因与北京通州相邻,近年来不断有消息称“三地有望归属北京”。三河一位官方人士透露,这些年传出的消息无不与地方房地产销售炒热市场有关,但目前并没有行政区划调整的计划。随着北京行政副中心在通州落定,此类传闻更是络绎不绝。此前有传闻称地铁六号线将直接修通至大厂,也已被官方辟谣。
据廊坊市政府部门一位人士透露,此次传出的三地共管消息,并不是政府的官方消息,消息所称内容不实。“不可能的事儿,说了你信吗?”
每年3?15前夕,不少公关团队都会提心吊胆,不少公司行事也异常谨慎规矩,生怕自家被曝光。打假之风刮过后,立马长舒一口气,旧态复萌。
这样的情形,官场亦有之。
最近,很多小伙伴们都在问,中央巡视还没全覆盖为何又要“回头看”?第一批“回头看”的省份为何偏偏是这几个,莫非是打的老虎不够多?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早就说过,打虎不是搞摊派凑数字,而是要形成震慑作用。全国两会期间,中纪委的官网比较平静,鲜有打虎消息传出,不过却特别刊登了一篇重量级的文章,透彻地说明了“回头看”的意义。
这篇文章说,巡视发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仍有一些“两面人”,中央巡视组一进驻就开始“颤抖”,一撤离却又开始重新“嘚瑟”。所以,巡视之后绝对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常常“回头看”、及时抓整改抓落实,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熟悉中纪委文风的小伙伴一看便知文章的分量,也深知中纪委绝不是说说而已,其中必有明确所指。到底是什么人中巡组一来就“颤抖”,一撤离又“嘚瑟”呢?
此前说过,进驻辽宁的巡视组人员配备异常强大,两名资深副部级大员坐镇。果然,这一路的动静最大,进驻没几天,前省委书记王珉落马,又过了十多天,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阳落马。一时间,辽宁成为了巡视“回头看”的示范样本。
王珉经历的省份众多,最终因何事落马,暂且不说。王阳深耕辽省大地40余年,从没挪过窝,所犯之事也必是在辽宁。中央第一轮巡视辽宁的时间是2014年3月至5月,巡视反馈时即措辞严厉。在之后的两年里,辽宁落马干部不断,连王阳在鞍山的老搭档谷春立也落马了。从结果看,王阳并没引以为戒。
中央在通报四川原省长魏宏的案情时曾说他不珍惜组织多次给予的教育挽救机会,王阳也是同理,中央巡视过后,震慑之意明显,两年时间里,民主生活会都开了两次,他还能无动于衷,看来侥幸落网的他,仍然觉得自己还能继续“得瑟”。
除了辽宁之外,中央巡视组此次还要“回头看”安徽、山东、湖南。安徽淮南市委书记方西屏,也是巡视之后不收手、狠嘚瑟、抗拒审查的典型。
2013年10月,中央第七巡视组进驻安徽,但方西屏的大拆大建并没有收敛。他不但继续拆旧楼,还爆破了一座已建了10层高的规划五星级酒店。据一位淮南基层干部透露,爆破的原因仅仅是酒店影响了政府大楼的风水。
10个月后,因为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滥用职权,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巨额财物,方西屏被安徽纪委立案调查。据《安徽商报》报道,当知道组织对他进行调查时,方西屏百般抗拒,进行了股东变更,还试图通过协调口径、建立利益同盟蒙混过关。
作为资深反面典型,山东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也是爱嘚瑟之人,2014年5月底,中央巡视组刚刚撤出山东,王敏就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对八项规定要求遏制“会所中的歪风”置若罔闻。6月,他趁着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机会,潜入北京的会所吃喝玩乐。直到与其交往密切的商人赵晋被带走,王因为害怕被牵连,多次情绪崩溃,真正“颤抖”起来。
有熟悉纪委工作的小伙伴说,“回头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看看上一次巡视整改情况落实得如何,既有检查之意,也有督促之意。有的地方,上一次发现的问题多,但整改始终不见响;有的地方,整改之后,又暴露了许多新问题,都有可能被纳入“回头看”的视野。
在这次“回头看”的四个省份中,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辽宁和安徽都是去年一年刚换的党政主官,因此在落实巡视整改工作的衔接上,就更需要有督促检查的环节。而辽宁的前主官在上一轮巡视后还出了问题,他领导下的巡视整改工作自然不能让人放心,这两年来辽宁频有重量级地方官落马,更说明了“回头看”的必要性。
习总说,“回头看”要把政治纪律摆在首要位置,要看问题有没有见底,整改不力的要问责。此前,他也多次说过这一问题,在听取十八大以来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汇报时,他就要求“巡视整改落实的情况都要‘回头看’,要揪住不放”。听取中央第四轮巡视情况汇报时,他再次强调“要出其不意,杀个‘回马枪’,让心存侥幸的感到震慑常在”。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透露,在四个省的巡视动员部署会的分组讨论中,以及接着召开的巡视办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不仅承担“回头看”任务的中央巡视组同志感到突然,表示“责任很重、压力很大”,相关省份巡视办的同志也感到有些意外,表示“事前并不知情、压力很大”。
开展工作,有时确实要打破按部就班的节奏,多有点“意外”是好事。但“意外”的结果,并不代表“意外”地推动巡视。从辽宁的样本来看,巡视组开展工作节奏感十足,其他三省虽暂没有重磅传出,但按照中央的高标准,“回头看”的效果定将很快展现在大家面前。(来源:长安街知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