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私家侦探所dTel: 187-5837-6061- QQ:173906704】【不成功不收费】公司竭诚为您提供:私人侦探,私家侦探服务,婚外情调查,手机清单查询,微信信息查业从事婚外情调查取证,婚姻调查,外遇调查取证,商业调查,定位找人等私人侦探调查业务
会议现场
新化县委书记胡忠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由新化县委副书记、县长邓光吕主持
会上,各乡镇场党委书记向县委书记胡忠威递交了责任状
红网新化站4月3日讯(分站记者 王彬)4月1日,湖南新化县召开全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会议,新化县委书记胡忠威在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换届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各级精神,准确把握复杂形势,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把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政关,配出结构优化功能强的好班子、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换出一个心齐气顺的好面貌。会议由新化县委副书记、县长邓光吕主持,县领导周海强、刘学明、刘巩成、刘岚平、王汪、李劲柳、杨韶红、王勇、王凯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此次乡镇党委换届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政治性、政策性强,要迅速启动,精心筹备,严格标准,合理配备党委领导班子;要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做好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这“三类”人员选拔;要充实乡镇党委工作力量,改进换届考察方式,坚持标准从严、程序从严、纪律从严,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要认真组织好大会选举工作,强化思想引导,加强舆论引导,真正把这项重大政治任务完成好。
胡忠威强调,这次换届工作是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时期进行的,做好此次乡镇场党委换届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实践,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契机,事关大局、事关长远,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次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换届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严肃的组织人事纪律、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舆论引导保证换届工作顺利完成。
胡忠威要求,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注重选拔优秀干部,坚决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担当者有为,让有为者有位;要坚持改善领导班子结构,着力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领导班子;要坚持从严要求,扎实做好代表产生工作,通过严格人选资格条件、严格推选程序、严格优化结构,确保选举规范有序进行;要坚持党的领导,精心组织好大会选举,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尊重和保障民主权利、依法按章办事。
会上,各乡镇场党委书记向县委书记胡忠威递交了责任状,与会人员共同观看警示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年会20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张高丽说,过去五年是中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 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坚持创新发展,着力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 民福祉,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张高丽强调,推进“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积极稳妥化解过剩 产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打通房地产供需通道,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加强薄弱环节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相配合,实施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
张高丽指出,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 大。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民生保障,切实防控风险,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 好开局。
张高丽表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中 国的发展将为各国带来更多扩大市场和投资的合作机遇,让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各国。今年中国将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我们愿同各成员加强沟通和协 调,共同把二十国集团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推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本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主题是“新五年规划时期的中国”。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国际机构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新华社内比都4月5日电 外交部长王毅5日在内比都与缅甸外长昂山素季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我在缅甸新政府刚刚成立即应邀访缅,充分显示了中缅的“胞波”情谊,也充分体现双方对进一步发展彼此关系的高度重视。缅甸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希望并相信缅新政府将团结缅国内各党派,带领缅人民开辟国家发展进步的新时代。同样,中缅关系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同缅新政府携手合作,弘扬传统友谊,深化政治互信,拓展互利合作,共同开辟中缅关系的新未来。
王毅向昂山素季阐述了中国对缅政策,强调中缅“胞波”情谊超越社会制度不同,中国对缅政策不受缅国内局势变化影响。对于中缅关系的今后发展,王毅表示希望双方尽快加强高层交往,共同规划中缅下一步全方位合作;加强党际交往,交流治国理政经验;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妥善处理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中方也愿在尊重缅甸主权和领土完整基础上,根据缅方意愿和需求,继续为促进缅国内民族和解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昂山素季表示,缅中两国是近邻,彼此利益关连。我去年访华时亲身感受到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及对双方关系的重视。缅方不会忘记中方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缅重要时刻的帮助更加弥足珍贵。当前缅新政府正致力于推进国家的和平和解,实现稳定发展,中方继续在各个方面给予缅方大力支持和帮助,对缅意义重大。相信中国将继续成为缅的好朋友。缅新政府愿意与中方共同努力,加强高层往来,密切经济合作,使缅中关系在现有良好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张家界市纪委监察局携手永定区纪委监察局组成作风督查暗访组,对张家界部分单位公车封存、公车私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在暗访督查中,个别公车存在标示不规范、损毁公车标示等情况
存在公车标示不规范、躲避监督等情况
红网张家界站4月3日讯(分站记者 张潘)“清明节假日期间,作风建设要抓紧,纪律要求须讲清……”4月2日,张家界市纪委监察局与永定区纪委监察局组成作风督查暗访组,对张家界部分单位公车封存、公车私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暗访组抽查了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交通局、市规划管理局永定分局、永定区商务和粮食局、市森林公安局永定分局、永定区林业局等单位公车封存情况,对照登记备案的公务车辆封存表,逐一现场检查。经实地查看,没有发现公车私用情况,但存在个别车辆公车标示不规范、故意遮挡,甚至存在损毁、躲避监督的现象。
暗访组表示,对明察暗访和举报到的人和事,要求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典型案件予以公开曝光,同时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绥宁县鸡公坡,75名红军烈士只有两个团长留下姓名,红十三团团长刘汉卿是其中之一。图/潇湘晨报记者袁树勋
44块红军烈士墓碑,分布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山坡沟谷间。
这里叫鸡公坡,属湖南省绥宁县。
碑下的人,已牺牲81年。那是长征途中的一场遭遇战,获胜的红军部队匆匆撤离。战死者的遗体由当地村民草草掩埋,不知其姓名,也没有留下标记。
2010年,乡政府派出的立碑工作队踏访此地。80年间,山河变换,战争所有的痕迹,都已经被彻底抹去。
但工作队还是找到了各处埋骨地,立下石碑。他们仰仗的,是一份印制粗糙、纸张发黄的资料。
资料名为《绥宁县红军长征调查资料汇编》。哪处土穴中埋了几人?埋在哪棵树下?它都做了记载,甚至详细到“其中一人镶金牙一颗,穿毛绳衣”。
资料是1976年调查完成的。绥宁县原党史办主任袁公湘说,“如今,所有的历史当事人都过世了。没有这份资料,我们不可能搞清楚红军长征过绥宁发生了什么。”
40年前的调查
1976年,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袁耀中44岁,刚从新疆边防部队转业回绥宁。
县文教副局长的位置还没坐多久,他就接到一个指令——调查红军长征时在绥宁的活动情况。
绥宁地处湘西南。长征途中的红二、六军团,在1934年和1935年两次路过这片区域,在数个乡镇留下了活动痕迹。
“那时候,这是重要的政治任务。”袁耀中记得,涉及乡镇的中小学师生都被动员起来了,他和当时县委宣传部一名副部长,坐镇县城总指挥。
县内有座鸡公坡,主峰海拔1208米。1935年12月22日,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后来红二方面军的基本班底,在这里打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贺龙的指挥部,设在坡的东面一个农户的家里,户主叫做向光红。
“我们去调查的时候,见过贺龙的向光红家人,还有在世的。”今年74岁的向良元,1976年是当地公社的文教办主任,主持了辖区内的调查工作,“警卫班住在哪,参谋部又住在哪,他都记得很清楚。”
向良元本人,也是这个村子的。从小就听老辈人说各种关于红军的故事,比如“对面李家的祠堂被一个战士失火烧了,得了一笔赔偿”。
他一度好奇这些事情的真实度。故事发生40年后,他终于有机会逐一走访当事人,印证真伪。
协助他工作的,还有公社小学的10个老师。他们被派往各个村庄逐户走访。
县内其它红军活动过的乡镇,也派出了类似的调查队。经过寒暑两个假期的调查,24份报告出炉。40个调查对象,都是历史的直接经历者,给红军带路的人,掩埋红军战士尸体的人……
最后汇总的《绥宁县红军长征调查资料汇编》,以村庄为单位,精确地勾勒出红军在绥宁的活动轨迹。
从1934年7月到1935年11月,红一、红二两个方面军数次路过绥宁。期间发生的有史记载的战事,有5起。
鸡公坡战斗,是其中最激烈的一起。
鸡公坡战斗
1935年12月,红军分左右两路,从东北方向入境绥宁。左路为红二军团,右路为红六军团。
其中一拨人马,抵达今天的黄土矿镇后,找到了一个叫陈词生的村民,请他带路。
当时的陈词生30岁。后来他向调查组回忆,那是12月21日。路上,红军给了他一双草鞋。
陈把草鞋夹在胳膊下,带着这支红军队经过鸡公坡时,遭遇了国民党军队。
双方的先头部队发生了短暂的交火。陈词生记得,一个红军营长还跟他开玩笑,“这像不像放鞭炮?”
从调查对象们的回忆来看,红军分成多个单位,驻守在鸡公山周边的多处。
真正的战斗,是22日早上打响的。红二军团第五师的三个团,向驻防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
这支国民党军部队守在鸡公坡下的三个村庄。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红军夺取了村庄。国民党军退守鸡公坡,依托工事抵抗。
增援的国民党部队也赶到。双方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激战。
一个叫彭华配的村民,给前线的红军送过饭。他向调查组回忆,战争之前,村里人害怕,都跑光了。他和另一个村民摸黑回村,碰上了红军,于是客串了炊事员,第二天挑着饭菜上前线。
饭送到山脚下,一些战士下山来吃,吃完又继续上阵地。他一个人守着担子,天黑了,感到害怕,就一个人跑回家了。路上,他还碰到一些从前线返回的红军战士。
当天,一个叫彭修良的村民,给一支增援的红军连队带路。路上,他看到了国军的飞机扔下了炸弹。
“我把这连人带到地方就回家了。”彭后来向调查组回忆,“回到村里一看,祠堂里躺了几十个红军伤员。”
战斗从早上持续到天黑。调查组统计的资料是,此战红军伤亡170多人。
其中包括两个战死的团长。以及一个受伤截肢的师长,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独臂将军”贺炳炎。
这是长征途中的一场遭遇战。红军修整一夜便匆匆转移,以至于来不及收殓战死者的遗体。
瓦屋塘镇皮叶树村,在鸡公坡山脚下,是主战场。
村后的山上有条沟。战后,当地村民在沟里发现了三十多具红军战士遗体。直到今天,当地人仍然称它为死人沟。
寻找埋骨地
多名调查对象回忆,战后,国民党军队返村,大量征用村民们的棺材掩埋己方的战死者。至于红军一方的遗体,则由当地村民就地草草掩埋。
1976年,调查组试图搞清楚这些红军指战员到底埋骨何处。
他们找到了9个当年参与掩埋的人。40年过去了,这9人最大的77岁,最小的56岁。
好在,埋骨处就在他们日常生活范围内,山坡、田间、地边。当年的那场激战和死者所埋何处,是过去几十年里他们反复向村人讲述的故事。
在调查资料中,它们也得以详实记录。共34处,44穴,75人。男性74人,女性1人。
“土地坳彭前胜祖坟前路下,有一穴,埋二人。”
“朝阳庙左边小路上,埋5人(其中作战死亡的3人,战斗伤员死亡2人,都是男的)”
朝阳庙,当年是个小庵堂,被红军当做过临时救护所。后来,它成了村小学,再后来废弃了。
2005年,当地政府重建这处场所,部分还原了当年的历史:它既是寺庙,又是“红军战地救护所旧址”。
“这座庙,是为革命做过贡献的。”寺庙管委会主任杨廷柏如此理解宗教和革命的奇妙共存,“也算是还原历史吧。”
去年冬天,庙中法会,一大主题是超度牺牲红军将士亡灵。杨廷柏特地在贺龙铜像前敬了几炷香,献了一个大蹄髈。
庙边的那处红军烈士葬身处,杨廷柏记得,小的时候他们还在那儿发现过骸骨。2010年,乡政府组织的立碑行动中,这儿立了两块墓碑。
一块是无名烈士碑。75个烈士中,除了红十五团团长黄炳元、红十三团团长刘汉卿,其余都不知姓名。
刘汉卿的碑,就在这块无名烈士碑的旁边。2016年春天的这个上午,阳光明媚,墓地上绿草茵茵,风吹过,仿佛在讲述80年前的故事。
潇湘晨报记者袁树勋
11位红军烈士长眠烈士墓区
4月2日,在长沙书院南路的湖南革命陵园内,烈士墙正对面的烈士墓区里,红军烈士白高山的墓碑前摆放着一束鲜花。白高山从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多次负伤,身上的四块弹片一直跟他一生。在这同一个墓区里,还长眠着另外10位红军烈士,都曾立下赫赫战功。
据湖南革命陵园褒扬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湖南革命陵园的烈士墓区,一共有11位红军烈士长眠在此。他们中有湖南籍的,也有来自外省的。
潇湘晨报记者 颜宇东 实习生 许玫娜 报道
会议现场
红网麻阳站4月5日讯(通讯员 张祥雄)4月1日,湖南麻阳县召开全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建制村合并工作动员大会,贯彻落实省、市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动员和部署全县建制村合并工作。麻阳县委书记李卫林出席会议并讲话。麻阳县领导毛运鸿、唐军、吴建勇、鲁鸿、廖园熙、郑阳松、胡伟平出席会议。会议由县委副书记毛运鸿主持。会议下发并宣读了《麻阳苗族自治县建制村(社区)合并工作实施方案》。麻阳县这次建制村(社区)合并工作的目标是:减少建制村100个(现有建制村305个,合并后为205个),减幅为32.8%。原则上1000人以下的村要进行合并,鼓励全县所有建制村和社区都参与并村工作,有条件的乡镇社区因地制宜与驻地村合并为社区,做大做强。今年5月底前完成全县建制村合并工作。
会议要求,在合并过程中,全县各个乡镇、村要科学选择村(社区)名称和村(居)委会驻地,正确处理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妥善安置村(社区)干部,着力加强民生服务,因地制宜推进建制村(社区)合并,确保并村(社区)工作顺利进行。
就今年的并村(社区)工作,李卫林强调,并村(社区)工作是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麻阳的现实需要,是优化基层服务、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做到高度重视、认识到位,认真细致、工作到位,依法依规、程序到位,保障有力、支持到位。各级各部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安排谋划,精心制定方案,把握关键环节,把各项基础工作抓严、抓实、抓细、抓精;要严格工作程序,严明改革纪律,对违反纪律的,要严厉查处,绝不手软,绝不姑息;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密切协同合作,构建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坚决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麻阳而努力奋斗。
绥宁县鸡公坡,75名红军烈士只有两个团长留下姓名,红十三团团长刘汉卿是其中之一。图/潇湘晨报记者袁树勋
44块红军烈士墓碑,分布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山坡沟谷间。
这里叫鸡公坡,属湖南省绥宁县。
碑下的人,已牺牲81年。那是长征途中的一场遭遇战,获胜的红军部队匆匆撤离。战死者的遗体由当地村民草草掩埋,不知其姓名,也没有留下标记。
2010年,乡政府派出的立碑工作队踏访此地。80年间,山河变换,战争所有的痕迹,都已经被彻底抹去。
但工作队还是找到了各处埋骨地,立下石碑。他们仰仗的,是一份印制粗糙、纸张发黄的资料。
资料名为《绥宁县红军长征调查资料汇编》。哪处土穴中埋了几人?埋在哪棵树下?它都做了记载,甚至详细到“其中一人镶金牙一颗,穿毛绳衣”。
资料是1976年调查完成的。绥宁县原党史办主任袁公湘说,“如今,所有的历史当事人都过世了。没有这份资料,我们不可能搞清楚红军长征过绥宁发生了什么。”
40年前的调查
1976年,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袁耀中44岁,刚从新疆边防部队转业回绥宁。
县文教副局长的位置还没坐多久,他就接到一个指令——调查红军长征时在绥宁的活动情况。
绥宁地处湘西南。长征途中的红二、六军团,在1934年和1935年两次路过这片区域,在数个乡镇留下了活动痕迹。
“那时候,这是重要的政治任务。”袁耀中记得,涉及乡镇的中小学师生都被动员起来了,他和当时县委宣传部一名副部长,坐镇县城总指挥。
县内有座鸡公坡,主峰海拔1208米。1935年12月22日,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后来红二方面军的基本班底,在这里打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贺龙的指挥部,设在坡的东面一个农户的家里,户主叫做向光红。
“我们去调查的时候,见过贺龙的向光红家人,还有在世的。”今年74岁的向良元,1976年是当地公社的文教办主任,主持了辖区内的调查工作,“警卫班住在哪,参谋部又住在哪,他都记得很清楚。”
向良元本人,也是这个村子的。从小就听老辈人说各种关于红军的故事,比如“对面李家的祠堂被一个战士失火烧了,得了一笔赔偿”。
他一度好奇这些事情的真实度。故事发生40年后,他终于有机会逐一走访当事人,印证真伪。
协助他工作的,还有公社小学的10个老师。他们被派往各个村庄逐户走访。
县内其它红军活动过的乡镇,也派出了类似的调查队。经过寒暑两个假期的调查,24份报告出炉。40个调查对象,都是历史的直接经历者,给红军带路的人,掩埋红军战士尸体的人……
最后汇总的《绥宁县红军长征调查资料汇编》,以村庄为单位,精确地勾勒出红军在绥宁的活动轨迹。
从1934年7月到1935年11月,红一、红二两个方面军数次路过绥宁。期间发生的有史记载的战事,有5起。
鸡公坡战斗,是其中最激烈的一起。
鸡公坡战斗
1935年12月,红军分左右两路,从东北方向入境绥宁。左路为红二军团,右路为红六军团。
其中一拨人马,抵达今天的黄土矿镇后,找到了一个叫陈词生的村民,请他带路。
当时的陈词生30岁。后来他向调查组回忆,那是12月21日。路上,红军给了他一双草鞋。
陈把草鞋夹在胳膊下,带着这支红军队经过鸡公坡时,遭遇了国民党军队。
双方的先头部队发生了短暂的交火。陈词生记得,一个红军营长还跟他开玩笑,“这像不像放鞭炮?”
从调查对象们的回忆来看,红军分成多个单位,驻守在鸡公山周边的多处。
真正的战斗,是22日早上打响的。红二军团第五师的三个团,向驻防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
这支国民党军部队守在鸡公坡下的三个村庄。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红军夺取了村庄。国民党军退守鸡公坡,依托工事抵抗。
增援的国民党部队也赶到。双方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激战。
一个叫彭华配的村民,给前线的红军送过饭。他向调查组回忆,战争之前,村里人害怕,都跑光了。他和另一个村民摸黑回村,碰上了红军,于是客串了炊事员,第二天挑着饭菜上前线。
饭送到山脚下,一些战士下山来吃,吃完又继续上阵地。他一个人守着担子,天黑了,感到害怕,就一个人跑回家了。路上,他还碰到一些从前线返回的红军战士。
当天,一个叫彭修良的村民,给一支增援的红军连队带路。路上,他看到了国军的飞机扔下了炸弹。
“我把这连人带到地方就回家了。”彭后来向调查组回忆,“回到村里一看,祠堂里躺了几十个红军伤员。”
战斗从早上持续到天黑。调查组统计的资料是,此战红军伤亡170多人。
其中包括两个战死的团长。以及一个受伤截肢的师长,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独臂将军”贺炳炎。
这是长征途中的一场遭遇战。红军修整一夜便匆匆转移,以至于来不及收殓战死者的遗体。
瓦屋塘镇皮叶树村,在鸡公坡山脚下,是主战场。
村后的山上有条沟。战后,当地村民在沟里发现了三十多具红军战士遗体。直到今天,当地人仍然称它为死人沟。
寻找埋骨地
多名调查对象回忆,战后,国民党军队返村,大量征用村民们的棺材掩埋己方的战死者。至于红军一方的遗体,则由当地村民就地草草掩埋。
1976年,调查组试图搞清楚这些红军指战员到底埋骨何处。
他们找到了9个当年参与掩埋的人。40年过去了,这9人最大的77岁,最小的56岁。
好在,埋骨处就在他们日常生活范围内,山坡、田间、地边。当年的那场激战和死者所埋何处,是过去几十年里他们反复向村人讲述的故事。
在调查资料中,它们也得以详实记录。共34处,44穴,75人。男性74人,女性1人。
“土地坳彭前胜祖坟前路下,有一穴,埋二人。”
“朝阳庙左边小路上,埋5人(其中作战死亡的3人,战斗伤员死亡2人,都是男的)”
朝阳庙,当年是个小庵堂,被红军当做过临时救护所。后来,它成了村小学,再后来废弃了。
2005年,当地政府重建这处场所,部分还原了当年的历史:它既是寺庙,又是“红军战地救护所旧址”。
“这座庙,是为革命做过贡献的。”寺庙管委会主任杨廷柏如此理解宗教和革命的奇妙共存,“也算是还原历史吧。”
去年冬天,庙中法会,一大主题是超度牺牲红军将士亡灵。杨廷柏特地在贺龙铜像前敬了几炷香,献了一个大蹄髈。
庙边的那处红军烈士葬身处,杨廷柏记得,小的时候他们还在那儿发现过骸骨。2010年,乡政府组织的立碑行动中,这儿立了两块墓碑。
一块是无名烈士碑。75个烈士中,除了红十五团团长黄炳元、红十三团团长刘汉卿,其余都不知姓名。
刘汉卿的碑,就在这块无名烈士碑的旁边。2016年春天的这个上午,阳光明媚,墓地上绿草茵茵,风吹过,仿佛在讲述80年前的故事。
潇湘晨报记者袁树勋
11位红军烈士长眠烈士墓区
4月2日,在长沙书院南路的湖南革命陵园内,烈士墙正对面的烈士墓区里,红军烈士白高山的墓碑前摆放着一束鲜花。白高山从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多次负伤,身上的四块弹片一直跟他一生。在这同一个墓区里,还长眠着另外10位红军烈士,都曾立下赫赫战功。
据湖南革命陵园褒扬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湖南革命陵园的烈士墓区,一共有11位红军烈士长眠在此。他们中有湖南籍的,也有来自外省的。
潇湘晨报记者 颜宇东 实习生 许玫娜 报道
原标题:农药残留超标 深圳口岸销毁35吨菲律宾“问题香蕉”
3月25日,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销毁一批不合格进口菲律宾香蕉。该批香蕉重34.78吨,货值3.3万美元,经检测,其中多菌灵含量达0.199mg/Kg,超过我国“最大残留限量0.1mg/Kg”规定值。这是深圳口岸首次集中销毁大批量进口水果。
相关新闻